为增强艾坪山公园文化内涵,弘扬江津历史文化。拟在艾坪山公园文化旅游区修建塔楼,地点位于黄桷故道节点越秀远眺与夕照亭之间,拟镌钟云舫天下第一长联,并将中国楹联学会批准的“中华楹联文化艺术馆”置于其中。现将塔楼拟建方案予以公布,并向区内征集意见。
方案一:文塔及拟建情况
文塔又叫文风塔,也称“文峰塔”,江津有名的文风塔有三:一踞城南鼎山,俗名小塔;一屹立江津北岸高家坪,俗名中塔;一峙武城山(今长风厂医院塔坪路处),俗称大塔。小文风塔民国时已经圮塌。1939年起,日军轰炸重庆,日机以江津的文风塔为航标,往东飞向重庆主城上空实施轰炸。“陪都”防空司令部遂下令先将江津北岸的文风塔(中塔)拆除。不久,武城山上的大塔也相继拆毁。规划建设中的文塔暂定高度32米,共七层,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塔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两侧裙房约1000平方米(见附图)。
方案二:临江楼及拟建情况
江津旧有土城,年久倾塌。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重建县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农民军攻破县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重新修复县城,开城门九道,名迎恩、通泰、临江、北固等(其中临江城门位于今斑竹巷北端长江之滨),各建城楼,临江楼由此而来。195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拆除城墙建筑环城公路,城墙遂废。规划建设中的临江楼暂定高度22米,共五层,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两侧裙房约1000平方米(见附图)。
区规划局决定对以上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公开征集意见,请将您的主张及理由通过电子邮件于2013年8月30日前传至电子邮箱190615012@qq.com,也可将纸质件邮寄或直接交至江津区规划局规划管理一科,联系人:钟启华,联系电话:023-47550653、18623047927,邮编:402260。
感谢您对公园建设的关心!
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局
2013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