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农活照样有粮收,江津这里的农民过得好潇洒!

来源:江津网    2019-04-22 12:03

全程使用机械化、标准化管理。 记者 郑江黎 摄

江津网4月22日讯(记者 郑江黎 通讯员 肖小玲)当下正值春耕农忙之际,但走在江津区李市镇沙埂村,却难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倒是时远时近的机器轰鸣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农民都去哪儿了?今日,记者特意前往打探究竟。

据了解,李市镇地处江津南部,共有耕地面积12余万亩,主要粮油作物为水稻、玉米、油菜、红薯等;其中水稻常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农村的老年人从事农活的越来越少,为进一步帮助农民解决劳力问题,该镇以水稻种植为切入口,在沙埂村、双河村、两岔村推广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育秧、耕种、施肥、病虫害管理、收割全程一条龙服务。

机插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 郑江黎 摄

“目前,李市镇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100亩,涉及360户农民。”该镇农服中心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全程社会化服务均采用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稻产量。“以插秧为例,采用机插秧,1个人每天可完成插秧面积20至30亩,不仅插秧速度快,还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推广全程社会化服务,最高兴的还是农民。家里的地交给合作社管理,只需要支付一笔服务费,在家就可坐等粮食归仓,轻轻松松当上“甩手掌柜”。

“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交480元服务费,啥子活儿都不用干,每亩就能收到1000斤左右的谷子,就算每斤谷子按1.3元计算,每亩我也要净赚800多元,要是打成米卖,赚得就更多了。”李市镇沙埂村村民周钦伟说,“不用下田种粮,我就可以干点其他的事,挣钱的时间也更多了。”


责任编辑:罗美慧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