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头”斗争到底!江津中医院引进的这位医生有“独门武功”

来源:江津网    2019-10-22 17:29

在近期大火的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中,我们直观地看到了现代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新技术,帮助患者尽快从手术创伤中恢复的拳拳爱心。

一把手术刀划开人体,如何降低伤害?如何加快恢复周期?……这都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重重考验。姜小良,江津区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他作为外科医生中的佼佼者,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攻克各种难题,为基层群众带来健康的福音。

江津区中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合影(左三为姜小良)。通讯员 蒋晨 摄

心系基层致力与“石头”打交道

他辗转各地扎根江津

2005年,姜小良从家乡湖南省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并相继完成硕士、博士学业。泌尿系统的疾病是常见、多发性疾病,容易积累临床经验。带着这一单纯的目的,从研究生阶段起,他便开始主攻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疾病有40%是结石类疾病。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新陈代谢、运动、营养、环境水质有密切的关系。重庆地区整体水质不好,含钙元素和金属离子高,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容易罹患泌尿系统结石。”姜小良表示,受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制约,很多贫困群众会不断拖延疾病,等疼痛难耐再到医院检查时,往往体内结石已经长得非常大了,有的甚至已经快占满整个肾脏。

这个时候再进行手术,手术创面大,结石不容易取干净,对患者伤害非常大。“读书时观摩老师做手术,亲眼看到血淋淋的石头从患者体内取出,对我触动非常大。”姜小良感慨道,随着和泌尿外科疾病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多,深刻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也坚定了他扎根基层、为群众减轻病痛的信念。

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以及主动辗转基层的历练中,姜小良不断学习、实践,潜心致力于对微创手术的探索。“2011年,博士毕业后,我辗转重庆、贵州等地的基层医院工作,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姜小良回忆第一次来江津的时候是2014年,那个时候他就对江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津的综合就医环境发展非常快,对培养人才工作非常重视,走在西部区县的前列。”

2019年4月,经过慎重评估、考察,江津中医院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将姜小良引进到泌尿外科担任科室主任一职。在这里,姜小良将多年所学倾注到科室学科建设中,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更多病人。

姜小良正在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通讯员 蒋晨 摄

潜心推广微创手术 

他带领全科室成为医院发展“排头兵”

来到江津区中医院后,姜小良开始推广经皮肾镜取石术,这项手术对复杂性、大型肾结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取尽率达90%以上,我在读博期间接触到这项手术,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据姜小良介绍,手术原理是在肾脏上划开5~6毫米微型创口,用激光激碎石头,最后进行冲洗,使用微创扩张引流套件将碎石引流出体内。

这项手术的顺利实施不光需要主刀医生的精湛技术,还需要医疗团队的强力配合,为了提升科室整体实力,姜小良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三级医师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和医患沟通等制度,并手把手带教一线住院医生,督促年轻医生提高各项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杜文博是姜小良的病人,对姜小良赞不绝口。“我是腰杆痛起不得了,才到中医院去检查,姜医生告诉我双肾两侧都有2—3公分的结石,需要尽快进行手术。他详细解释了病情,并向我说明了做手术的好处、风险。” 杜文博表示,“要不是姜医生,我肯定又要拖很久,说不定命都除脱了。” 杜文博手术出院后,身体恢复良好,如今已能正常下地干活。

在姜小良的带领下,江津区中医院泌尿外科成为医院中一支稳步向前的“排头兵”,这支技术过硬、追求新知、团结协作的团队,正埋头攻克一个又一个医疗难题。

姜小良正在为病人检查身体。通讯员 蒋晨 摄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他采取中西医相结合方式帮助病人术后恢复

除了在手术台上展示精湛技术,姜小良同样注重病人的术后恢复。姜小良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传统说法非常认同,也对中医学抱有浓厚的学术兴趣。

“虽然我是一名外科医生,但既然身处中医院,就应该充分利用本院丰富的中医资源,将中医技术用到减轻病人术后痛苦和加快病人康复中。”在姜小良的专研推广下,科室对术后腹部胀气的病人进行封包加艾灸处理,有效促进其排气;对结石急性疼痛期患者,在肾区、腹股沟等相关区域进行艾灸,起到扩张血管、减少疼痛的作用;为防止患者手术麻醉后出现呕吐现象,进行穴位贴敷止吐……

除此之外,姜小良还主张打破陈规,推行快速康复外科。“比如,外科手术时,减少备皮(剔除手术相应部位的汗毛)环节,术后进食时间提前至术后6小时,提早病人下床活动和拔出各种管道的时间……”姜小良表示,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加快病人术后康复周期,切实减少病人住院费用。

姜小良的到来,给江津区中医院泌尿外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赢得了科室同事们的信任。“别看主任平时话比较少,但是新点子多,对科室未来发展很上心。”泌尿外科护士长陈艳表示,姜小良经常和大家交流,打开了大家的眼界,也激发了大家创新向上的热情。

(记者 施婉莹 通讯员 蒋晨)

责任编辑:赖流英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