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70年,江津城市展翅蝶变

2019-10-23 13:40    来源:江津网
2019-10-23 19-3

未来的江津。(资料图)

城市,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管子·度地》中如此解释道,“围之为城、日中为市”,简明扼要的阐述了“城”与“市”的概念。

人类文明数千年,围城而聚,因市而兴,城市的兴起,折射出经济、社会,甚至人文的兴衰繁盛。70年,在人类城市的发展史中如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一座城市这一“个体”而言,70年的“城”与“市”发展,正是抹杀不去而不断延续的历史。

今天,作为在江津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我们回头望去,江津70年的发展变迁,又给了我们一番怎样的感受呢?


空间格局:由简至繁

三山锦绣翠为屏,一江缠绕玉带灵。

细水低丘城中绕,山水交融江城情。

四桥横跨织通途。贺宝胜 摄

江津是典型的川江流域传统城镇,城区选址、内部格局、山水构架等都体现出了其受山川地形制约,依附江河、据险守固的筑城思想。

“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尤为明显。”在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70岁的老规划工作者陈中太回忆起当时的江津县城。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江津县城的变化一直都不大,城市格局主要在环城路以内,东至东门文化馆,西至小西门;北边通泰门码头上面,临江的怡然街上到处都是一二层高的小瓦房,周边除了几个小厂就是农田。城区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万人。

陈中太的话在江津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上有数据印证:1981年江津规划城市人口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平方公里。

江津,因水而兴。

1997年,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2013年,江津鼎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2016年,江津几江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让江津的城市空间格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江津依托长江构建的“一轴两翼”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2013年,江津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即现行城乡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城乡用地规模1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90万人,城市格局逐步发展为:以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几江半岛、支坪镇为南北向的城市发展轴,以拥有较好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珞璜、德感为东西两翼的“一轴两翼”城区同城一体化发展。”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荣臻介绍。

从1平方公里到1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3万人到90万人。70年,江津从滨江小县城起步,不断展翅蝶变,经历了由县到市、由市到区的变革,实现了从“小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美丽滨江城市”的完美转变,已逐步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

“那些年从江津到重庆坐车要半天时间,现在只需一个小时。”刘荣臻感叹道,城市规划并没有改变两地的“空间”距离,但是两地的“时间”距离却大大地缩短了。

别看这短短的一个小时,它印证了江津城市规划从独立城市转变为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团,与主城一体化发展的态势越加密切。


功能配套:从“缺”到“齐”

“小时候的江津城,走路转一圈都要不到2个小时,各种设施非常落后。公园、公厕、公共场所等寥寥无几。”陈中太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津县城和其它西部小城一样百业待兴,满眼荒凉。

随着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江津开始逐步实施旧城改造计划,20米宽的环城路,东门广场、电影院、五金公司、百货公司的建成……还有高达6层的江津饭店,曾经一度成为江津的地标性建筑,也成为老一辈江津人心头永恒的记忆。

“‘十里长堤十里路、十里江水十里景。’形容的是江津区老滨江路的美丽景观。从1991年至2006年,江津区用15年分三期建成了10公里的滨江路,因其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路’。”刘荣臻介绍,多年以来,老滨江路就像江津人的“城市阳台”,外地来了亲戚朋友,多半会带他们去滨江路走一走、看一看。

但是现在,老滨江路已不再是他们接待外地亲戚朋友的唯一之地。

江津巨变。林桂春 摄

2015年建成的鼎山公园面积达1000余亩,是集休闲、健身、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公园。2017年建成开放的鼎山至支坪段滨江路,长度也是10公里,但公园面积却比原滨江路大了两倍有余,园林景观、活动设施更是高了好几个档次。

2018年,滨江新城陆续开放的江津区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不仅有一流的文化设施,还合围有一个8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5万平方米的疏林草地。未来,还将陆续建成城市展厅、江津大剧院、美术馆、森林公园、稻田公园等一批配套设施。城市主要功能配套的日益完善,让山、水、人文协调统一,江津美丽山水的城市气质正逐步显现。

华灯初上,从江津滨江路往内看,江津老城商铺林立、人来车往;往外看,滨江新城高楼错落、灯火辉煌。宽阔的长江,从老城与新城之间穿过,“一江两岸”的城市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人居环境:蜗居变宜居

房子对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容身之所,更是家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从草屋瓦房到筒子楼、单元房,再到如今的高层、独栋别墅……江津的住房条件和质量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7年的时候我才8岁,随父母工作变动而迁居江津,当时一家人就住在大院的1间平房里,与50来户人共有一个卫生间。”陈中太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江津的居住环境整体较差,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租住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从平房到筒子楼,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较为普遍的居住现象。

“江津第一版城市规划的要点就是保障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楼房建设以调整建筑为主。”陈中太介绍,那时候的住房大多是福利性住房,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早起洗漱再也不用排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有6.7平方米,1998年增加至18.7平方米,到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上升到36.9平方米。住房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千家万户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结束了几代人“蜗居”在一起的历史。

在面积增长的同时,人居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年代,福利性住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紫荆花园、荣华光彩城……滨江路西段一个个商品房小区的出现,让房子逐渐变成了个人私有财产,成功改善了居住条件。

新千年到来,东城中央、半岛明珠……一幢幢林立的电梯高楼在滨江路东段拔地而起,在丰富城市天际线的同时,江津居民的住房也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具有独立阳台、卫生间、厨房、淋浴、供气、供水设备等的成套住宅,小区花园、游泳池、游乐园、车库等功能性设施的配备,让无数家庭“住有所居,安居宜居”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江津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这座我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城市里,我觉得很幸福。”回忆起这70年的变化,陈中太感慨万千。

江津夜色。记者 贺奎 摄

“如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住房越来越宽敞。驱车前往滨江新城,金科·中央公园城、城海·滨江春城……各种高档住宅区、复式楼、别墅、公租房等多种类型的房子如雨后春笋般林立。”陈中太表示,现在人们对房屋的舒适度、美观度、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室内装修等有了更高的追求和体验,“生态”和“宜居”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为主的公共服务产业才是人们买房的首选条件。

70年发展与变革,几代人筚路蓝缕和呕心沥血。未来,江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蓝图已经徐徐展开,进一步优化“一轴”城市发展核心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城市中央公园、郊野公园,稻田公园等独特水山田园特色的区域绿化公园体系,优先建设轨道交通、市政建设……更生态的品质、更完善的功能、更科学的布局,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

记者 涂普健  贺奎

【新闻热线】47588101(办公室) 47588102(新闻部) 47588107(网络电视台)

您所提供的线索一经记者采写成新闻,我们将给予每条50-100元现金奖励。详情请点击查看。

总编辑:涂普健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编辑部主任:李皓  编辑:李皓  2019-10-23 13:40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