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博物馆社教活动多 文物“活”起来 文化“火”起来

来源: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2020-05-25 09:40

近距离观察石器文物 记者 郭开星 摄

江津日报讯(记者 郭开星 通讯员 陈龙)5月23日星期六,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孩子们到江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热情。听讲解、逛展馆、做手工、答题赢奖品……江津博物馆策划的首场社教活动——《巴食——咱们的祖先吃些什么?》让20名1至3年级小朋友愉快地度过了一个“文化周末”。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暨重庆市文化遗产月主场活动在我区举办,江津博物馆也正式面向全区群众开放。借此契机,为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社会教育功能,向市民展示江津深厚的历史文化,江津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积极策划了《巴食——咱们的祖先吃些什么?》《与画同行——传统书画艺术体验》《“穿”越千年——汉服体验活动》《手绘津城——感受江津城池变迁》4场文化遗产月系列社教活动,以“展厅教学+互动体验”的形式,对少年儿童开展历史文化教育,让文物走进生活、走进课堂。

江津博物馆副馆长丁燕飞介绍,《巴食——咱们的祖先吃些什么?》是该馆举办的第一场社教活动,活动分为主题导入、展厅参观与问题导向、体验式学习3个阶段。重庆三峡博物馆富有经验的教员根据江津博物馆“远古记忆”展厅陈列的石器时代砍砸器、刮削器、大土遗址陶器等文物,精心设计了社教课程。参加活动的20名小朋友们通过近距离观看远古时期人类的打制石器、陶器和其它遗物,了解江津地区远古祖先关于“食”的历史。同时,小朋友们还通过零距离接触专家复制的远古石器、模拟远古人类打制石器、3D拼图等活动,了解远古先民打制石器、采集食物的过程,“动手动脑”感受人类最早的工具所蕴含的无穷智慧。

丁燕飞透露,第二场社教活动《与画同行——传统书画艺术体验》计划于5月30日下午举办,第三场社教活动《“穿”越千年——汉服体验活动》计划于6月6日下午举办,第四场社教活动《手绘津城——感受江津城池变迁》计划于6月13日下午举办。每期社教活动计划招募学员20人,有兴趣参加的市民及小朋友可通过关注江津日报、江津网、江津博物馆、江津文旅微信公众号和“最江津”APP,第一时间获取活动及报名信息。

责任编辑:周小川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