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础设施 构建立体交通
——我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报道之十七

来源: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2020-06-19 09:44

江津日报-完善基础设施 构建立体交通

江习高速公路李市互通 记者 苏盛宇 摄

江津日报讯(记者 张渝 通讯员 刘舒悦)江津是重庆承东启西、联结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中欧班列(重庆)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向起点。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加快构建“水、公、铁”一体化立体交通网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发挥了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作用。

“如今,我区境内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的‘水公铁’大交通网络格局已然形成。”昨日,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集群、城镇经济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创造了条件。

自2009年底绕城高速公路江津段正式通车以来,我区高速公路快马加鞭,以破竹之势,连年递进。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有6条,通车总里程达191公里,有可用下道口24个。

绕城高速公路江津段打破了江津人到重庆中心城区“近而不进”的尴尬局面;江合高速经四川合江至泸州,首次打开了我区直联四川的高速通道,进一步敞开了对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大门;重庆三环高速江津至永川段极大地带动了我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重庆三环高速江津至綦江段使沿线20多万人直接受益,綦河特色经济带也因此加快发展;九永高速公路为双福的对外流通敞开了又一道大门;江津至贵州习水高速公路结束了我区南部山区出行难的历史,极大增加了四面山景区的客流。

待到合璧津高速公路、渝泸北线高速公路、永津高速公路以及规划中的渝赤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我区高速公路将形成“二环九射”的加密网络。至2025年,区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400公里,实现行政区域、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所有历史文化名镇覆盖率三个100%,所有镇街群众均能半小时上高速。

我区的铁路建设与高速公路并驾齐驱,共同构建起日臻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境内铁路总里程173.5公里,已建成铁路161.5公里(成渝铁路江津境内78.4公里,川黔铁路江津境内34公里,渝贵铁路江津段26.5公里,专用铁路22.6公里),有珞璜南站等15个站场。

与此同时,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顺利推进,渝贵铁路如期通车,渝昆高铁启动建设,成渝铁路进行改造后创造性地实行公交化列车运营模式……到2030年,全区铁路总里程将达到400公里,构建起以渝昆高铁等为主,辅以渝贵铁路、成渝铁路、川黔铁路、东环线、西环线、二环线、沿江铁路的“9干线”铁路骨架网络,与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共同组成“9干线1中心”。

数据显示,我区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占GDP的0.495%,占交通总经济指标的19.8%。2019年,铁路旅客发送量33.03万人,铁路旅客到达量33.3万人,铁路货物发送量153.2万吨,铁路货物到达量1074.6万吨。

我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左右两岸自然岸线总长191.4千米,其中宜港岸线16.1千米,水运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作为重庆8个重点港区之一,江津港区形成以珞璜、兰家沱等19个码头为代表的生产性泊位34个,2019年完成客运周转量绝对额328万人/公里,货运吞吐量为1400多万吨。江津籍现有船舶228艘(货船183艘,客船45艘),总运力41万吨,主要运输范围涵盖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安徽等省市。

江津港区主要服务渝西,辐射黔北、川南及云南、广西部分地区。依托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集疏运条件和成熟的腹地产业,主要发展集装箱、大宗散货等为主的综合运输功能,并实现保税、物流、仓储、加工等功能,是重庆向南大通道的物流中转门户,形成“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江津港区依托后方良好的产业园区,具有较大运输规模,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建港条件,后方是重点开放区域,运输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未来能够在引导沿江产业优化布局中发挥突出作用。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高效交通如何进一步打好“头阵”?“我们将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同城化交通网络,拓展外联通道,打造交通物流枢纽设施体系,助力我区主动接轨、全面融入、一体发展。”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罗梅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