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江津前6月网络零售额14亿元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0-07-06 14:36

江津网讯(记者 陆海银 邓浩 通讯员 付滢锦)今年以来,我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电商企业及电商相关行业大量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7月5日,记者从区商务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网络零售额达14亿元,同比增长203%,在全市排名第7。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000余万元,直播带货场次达545场。

作为我区消费品电商企业代表之一的重庆丝米达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酸辣粉、火锅鲜粉、自热火锅等产品的食品企业。其官方旗舰店交易额在天猫等平台上排名全区网络店铺前五。

“酸辣粉等速食闲食品非常受市场欢迎,在加大网络推广力度后,订单不断增长。”重庆丝米达食品有限公司电商负责人介绍,今年来,该公司通过多个线上渠道加大营销推广力度,销售额显著提升。今年1至5月,该公司在全区网络零售额达1082.8万元。

重庆丝米达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区电商企业高速发展的缩影。今年来,我区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为统领,持续加强电商龙头企业培育,发挥电商在产业集聚、资源共享、要素整合等方面作用,推动实体经济和电商融合发展。

电商的突飞猛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我区出台了《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重庆市江津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江津区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完善电商产业政策促进体系。设立1500余万元电商发展专项资金,为电商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

壮大特色电商,助力消费品工业企业发展。其中,芝华仕(敏华)、辣味客(丝米达)、肖佬五(帅克食品)等企业推行全渠道销售,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江小白通过渠道大数据、产品大数据、用户大数据提供精准分析,年销售额达30亿元;凯扬花椒、蟆城富硒米等传统农业企业积极打造集农业种养殖基地、加工基地与电商深度结合的创新模式,将我区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助推我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我区还积极培育涉农网商,助力电商扶贫。培育出“60后网红”周鸿、“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何春梅、“江津区十大农村电商带头人”董雪梅等。

平台、物流、人才是破解电商发展瓶颈的三大支撑。在平台搭建方面,我区建成3500平方米的江津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江津电商直播基地”,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建成江津区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提高生产预见性,实现以销定产。

在完善物流体系方面,我区在农村电商产业园内建成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中心,入驻了7家快递企业,每天快递派件5万余单。在人才方面,我区组织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电商带头人参加商务部举办的电子商务讲师培训班;邀请实操领域专家为站点负责人、益农信息社负责人、贫困村电商带头人提供“保姆式”培训,保证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独立创业。

产业、品牌、营销是打牢电商发展的根基。目前,全区已形成30多个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场(园),大米、花椒、茶叶等8大类富硒生产基地,其中晚熟柑橘、花椒、红糖、橄榄等富硒农产品已成为我区特色农业的新品牌和名片。培育出产业品牌3个、富硒特色品牌37个,“三品一标”品牌保有量357个,地理标志商标4个,重庆名牌农产品46个,富硒产品100个,总量居全市第一。

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开辟津货“云销路”。大力实施电商直播带货“2111”工程,我区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专门开辟了直播专区,并设立1000余万元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创新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初步形成业态丰富、服务范围广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业态体系和消费环境,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今年1月至5月,我区企业参与直播带货340场次,累计观看人数达2000余万人次,实现销售额2.8亿元。

下一步, 我区将继续加大网销产品打造及线上销售推广力度,以电商为载体,着力补齐电子商务发展短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电子商务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创新创业、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周小川
编审:周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