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江津德阳成功牵手!

来源: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2020-12-07 19:21




12月4日,江津区与德阳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区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地,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产品研发、智能制造等情况。


两地经信部门签署了《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白沙工业园、绵竹高新区签署了《共建示范园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建立两地在经信部门、产业功能区两个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德阳市副市长李成金、江津区副区长李勇参加活动。


江津德阳两地

 工业经济基础厚重、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园区发展各具特色

具备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

各种优势齐聚,开启了一场

(深)(谋)(远)(虑)

 “ 协同发展之旅 ”!







优势一

当特色工业园区遇上“重装之都”

强强联合加速产业发展


▲两地园区签约

 江津 工业园区是2002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由双福、德感、珞璜、白沙四个组团构成。园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庆市汽车产业示范基地、重庆市粮油食品产业示范基地。


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411家,规模工业产值达1288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2%;完成工业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6%。


2020年1-10月,全区规模工业产值为1092.4亿元,同比增长2.8%,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93.94亿元,同比增长1%。


▲调研渝丰线缆


 德阳 因工业建市强市,是全省第二大工业城市,素有“重装之都”美誉,建成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员城市,被联合国授予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市。


现有工业大类34个,占全国已有工业大类的82.9%;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


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135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3750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工业经济创造了全市41.3%的就业岗位,贡献了55.5%的GDP、56.6%的税收,拥有70.3%的发明专利。


“旅程”规划


两地工业经济基础厚重,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石”。未来,两地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加速两地经济发展。


● 共谋顶层设计。


达成十四五及未来产业规划顶层设计思路, 创新规划编制模式, 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建立协同编制、协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系,各类产业专项规划由两地协同编制,形成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建立统一的规划实施信息平台,促进两地产业规划实施的有效衔接和信息共享。

● 共用政策支撑。


利用成渝双城经济圈各项有利政策,积极探索两区共通共用的科研类、人才类、产业发展类、项目类激励政策体系,为产业共聚提供政策保障,为企业发展加持赋能,共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共享招商资源。


建立项目协同谋划、客户协同拓展、工作协同推动的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建立两地招商引资利益共享和补偿协调机制,对招商中不宜在当地布局的重大项目,鼓励引导到对方区域落地建设。

● 共享人才资源。


共同探索构建跨区域协作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推动两地科技专家资源、专业人才资源交流共享,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重点企业跨区域进行员工招聘,联合举办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会、联合开展产业人才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 共宣合作成果。


利用成渝双城以重大展会活动为契机,以各级媒体为平台,协同开展区域产业合作宣传推介工作,讲好合作故事、传播好双城声音,努力实现重大主题宣传同频共振,充分展示两地在产业合作方面的重大举措和合作成果,提升双城经济圈合作宣传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经济圈各项有利政策,积极探索两区共通共用的科研类、人才类、产业发展类、项目类激励政策体系,为产业共聚提供政策保障,为企业发展加持赋能,共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优势二

当江津“五大产业”遇上德阳“五大产业”

集群发展链接两地优势


▲两地经信部门签约

 江津工业 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集群工业发展方向,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已基本形成汽摩产业、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电子产业、消费品产业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2020年1-10月,五大产业规模工业产值1046.8亿元,产业集聚度达95.8%,其中,消费品产业规模工业产值292.7亿元,产业占比26.8%。


▲调研重齿


 德阳工业 坚持以产业功能区为“主战场”,推行市领导联系指导产业发展工作机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先进材料、通用航空、数字经济等五大产业,着力打造上下成链、左右配套、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高端引领、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五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82%,GDP贡献率超过46%。


“旅程”规划


两地产业相近,结构相似,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两地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不断加速两地产业发展。 


● 共建合作园区。


将两地产业园区合作共建作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深化产业园区交流合作,提升园区合作共建水平,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产业合作示范智慧园区。

● 共聚产业集群。


结合双方产业优势,重点围绕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领域开展深度融合,支持两地企业在上下游产品配套、项目投资等方面进行合作,鼓励重点企业联合开展招商引资,鼓励企业跨区重组,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

● 共搭对接平台。


依托四川航展、四川装博会、智博会、西洽会,展示两地企业风采,促进两地企业交流合作,开展江津企业德阳行,德阳企业江津行系列活动,共同推进两地市场信息互通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开拓企业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两地经信部门,推进两地建立“产品供需发布平台”,定期发布产品信息。

● 共建研发平台。


依托两地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技术优势,整合科研资源,搭建产业共享的研发平台,开展企业技术交流、产品交流等合作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园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共创区域品牌。


以市场自愿、政府主导为原则,汇聚两地优势工业企业,梳理两地名优产品,以抱团发展形式,加快形成《德阳-江津地方名优产品推广目录》,面向全国共同推广发布,扩大两地名优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知名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飞速发展。



优势三

当“千岁白沙”遇上“福地绵竹”

优势互补联动园区未来


江津区白沙镇地处渝西南长江之滨,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建镇,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白沙工业园成立于2011年,是江津工业园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71个,协议引资约425.1亿元,消费品类项目142个,协议引资184.1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40个,协议引资270.89亿元。2019年全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其中规上产值完成68.3亿元(其中江小白19.5亿元),同比增长24%。


▲白沙古镇


绵竹高新区位于具有“七十二洞天福地”之美誉的酒乡画城——绵竹。距成都59公里,绵阳26公里,德阳33公里。属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绵阳、德阳半小时经济圈”。 


▲“酒乡画城”绵竹


高新区作为工业经济“主战场”、经济发展“新引擎”,2019年,高新区“一区一园”共有注册企业270余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25.5亿元,同比增长10.2%;主营业务收入370.2亿元,同比增长13.4%;利润49.9亿元,利税83.3亿元,就业人口2万余人。


“旅程”规划


两园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深化合作必将互促互进,获得长足发展。未来,两园区将通过六项合作,不断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双方产业优势,重点在酒水饮料、食品生产等产业领域开展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鼓励双方企业跨区开展合作交流、重点企业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探索建立特色产业合作园区,出台专项配套政策,促进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 共享招商资源。


充分发挥双方招商资源,在招商引资政策和信息互享、产业承接、协同开展产业招商、共享重大活动平台、推动商会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协同建设招商资源库。

● 共建创新中心。


坚持创新驱动、携手共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速聚集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双区联动”的优势,主要依托两地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技术优势,整合酒类研发检测科研方面的优势资源,搭建产业共享研发平台,开展企业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共享人才资源。


加强人才合作,共享互通人才信息,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营造人才流动氛围,强化人才基础性保障服务工作。全方位打造人才“生态圈”。联合开展人才培训,通过互派互挂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和交流。支持重点企业跨区域进行员工招聘,联合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共同探索并出台“人才同城待遇”的区域一体化政策,促进两地的优质人才享受同等待遇。

● 共用要素保障。


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打破行政壁垒,搭建起两地合作的桥梁,做好政策保障工作,积极探索打通人才交流、项目共建、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的政策措施,确保两地政策相通、资源共用、产业共融,共同推动两地一体化发展。

● 共推体制机制创新。


共同探索产业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之路,深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围绕深化财税管理、科技创新、人员与薪酬管理、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机构设置、园区运营等领域共同探索好思路、好做法。

责任编辑:陈柳颖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