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0-12-23 10:30

2020年,注定是让医疗卫生战线被聚焦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对这条战线上的每位战士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近乎残酷的战役。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战斗”的可不止有大家常见的“白衣战士”,江津区卫生健康委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行业主管部门,在抗疫战斗中从未缺席,在统筹全年医疗卫生战线工作中,更是发挥着如同“参谋部”的重要职责。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参谋部”区卫生健康委,去看看他们交出的“2020答卷”。

【质量】从“装备”到“人”全新升级

根据工作章程,区卫生健康委的首要一条任务就是“全区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提升”。

“方法说起来可能有点简单粗暴,装备升级,人才升级,质量自然差不了。”医药管理科科长胡小燕这样形容。

先看“装备升级”:今年8月,江津区中心血库正式投入使用,更加保障了全区采供用血质量、安全;12月,完成120 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逐步建立满足需求、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 120 急救网络;双福、油溪、李市中心卫生院获评市级甲级卫生院……一切都体现出一个词“信息化”,江津市民靠一部手机基本就可以解决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报告单等一系列问题。

再看“人才升级”:至今年12月,全区医疗卫生战线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区域性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14个,市级基层特色专科3个。全年度共有53名医师被授予“优秀医师”称号,103名护士被授予“优质护理服务之星”称号。

近年来,新建国医大师石学敏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王辉武、郭剑华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周天寒传承工作室3个;市级名中医张安富传承工作室1个;区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石门中心卫生院、先锋中心卫生院4个。财政投入,打造市级精品馆3个,区级精品中医馆12个。

“这些升级集中体现的是区委区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投入,有了这样的支持,我们才有信心抓好质量这件头等大事。”中医科科长杨松道出最直观的感受。

【能力】从“防守”到“进攻”全新升格

与众多直接从事医疗业务的医院不同,区卫生健康委更多的是着眼于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基层医疗能力建设”也至关重要。

“能力”的体现,首先要“守得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到来,自然是首当其冲的考验。在经历了前期的全面抗疫后,区卫生健康委作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组牵头单位,积极协调全区医疗卫生队伍以最快速度进入“状态”,从设备、人员各个方面针对性提升“防御能力”,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已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先后配备核酸检测配套设备22套,全区有1300余人学习掌握了核酸采样技能,其中区疾控中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检验专业背景的人员116名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从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区二院抽调90名医护专家,组建一支以内科专业为主、同时配备呼吸、传染、重症等专业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备勤队伍储备库,让这条健康防线构筑得更加牢固。

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分级、分层、分流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全区公共卫生医疗专家库得以完善,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

“防守”稳定了,还得主动“进攻”。在2020年的工作过程中,区卫生健康委积极协调推进全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区域性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与区级医疗机构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功能,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专家服务”。

【应急】从“新冠”到“更多”无限延伸

秋冬季节,流感易发,疫情防控工作更为严峻。作为对行业工作负责的业务部门也积极思考另一个范畴的问题:全区医疗战线面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

10月17日,全区“三基三严”大比武举行,224名来自全区医疗机构的尖子现场激烈比拼,这场比武紧扣“重大疫情救治”这一主题展开,假设了院感防控、重大传染救治等多种情况,有效检验了全区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水平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新冠疫情既是压力,也是契机。将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担当意识,拓展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内涵,从重点应对新冠疫情发展到应对更多可能的突发传染病,将全区医疗卫生战线医疗救治能力推向新阶段。”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榜祥表示,将以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为核心,继续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为江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 王茜 特约记者 罗美慧 通讯员 陶唐琼 曹钦科)

责任编辑:胡佳兴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