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郑绍碧:扎根三尺讲台 传递一方呼声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1-01-20 10:49

30余年,她扎根三尺讲台,投身教育事业,传道受业孜孜不倦;几度春秋,她屡次建言献策,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不辞辛苦不负使命。她就是区十七届人大代表、江津区西湖小学校教师郑绍碧。


郑绍碧工作日常 记者 阮瑞雪 摄

郑绍碧1985年从教,是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科研人员。2007年,郑绍碧当选区十五届人大代表,从这一年起,她多了一重身份,也多了一份担子。

郑绍碧给孩子们讲故事 记者 阮瑞雪 摄

一天,郑绍碧从江津中学校门路过,发现该校门一旁是长下坡路段且车流量较大,学生通过客运中心斑马线步行到该校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考虑到学生上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郑绍碧经过多番实地调查后,认为建设人行过街天桥通行更为适宜,于是她提出了《在客运中心与江津中学之间架设人行天桥的建议》。2013年1月,客运中心人行天桥建成投用,在方便学生上学的同时,缓解了附近路段的交通拥堵。


郑绍碧倾听群众呼声 记者 阮瑞雪 摄

这只是郑绍碧关心学生,践行“选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选民”履职承诺的一个缩影。她已连续三届当选区人大代表,在这期间,她从来不忘自己“教育工作者”和“群众代言人”的双重身份,14年累计资助贫困学生8人,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双重身份的双重担当。江源园就是受她资助的学生之一。

2006年,郑绍碧在一次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江源园父母离异,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体弱多病无经济来源,家庭十分困难。“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孩子学习勤奋,我不能让她因为贫穷丢了学业。”郑绍碧回家与爱人商量后,决定资助江源园完成学业。2006年至2016年间,郑绍碧用微薄的工资收入不间断地支持江源园,时常关心她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她不缺一本书、不少一堂课,得以顺利考上大学。

当选代表期间,郑绍碧也十分关心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她深入群众,把教书育人的严谨认真和对待学生的细心贴心用在群众身上,了解他们亟待解决的困难,记录一条条意见和期盼并将其归类整理,择其重点撰写成“建议”上报。

14年来,她提出的《大力开发骆騋山旅游资源业的建议》《快速打通村与村间的断头路的建议》《提升四面山旅游品牌档次的建议》等9条建议被评为优秀建议,4次荣获“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

在即将召开的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郑绍碧将提出关于提前谋划綦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建议,希望綦河沿线镇街携手合作、整合资源,打造綦河江津段生态观光带,发展旅游新业态。

(记者 阮瑞雪 实习记者 邓渝红)

责任编辑:周小川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