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橄榄 苦尽甘来——记优秀共产党员何春梅

2021-06-29 09:43

何春梅检查橄榄质量 见习记者 何雨 摄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橄榄味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入口苦涩,其后转变为甘甜,这似乎与“人生苦尽甘来”的道理不谋而合。在我区石蟆镇,就有这样一位人生轨迹如橄榄之味儿的“橄榄女孩”——桥子村党支部书记何春梅。6年前,她放弃白领身份,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走回来”,种橄榄、跑销售、做电商,带动贫困群众将石蟆橄榄推向全国,用青春和热情书写了青年共产党员带领乡亲奔小康的华丽篇章。

“咬”定青山解难题

石蟆镇被誉为“橄榄之乡”,历来发展橄榄产业,橄榄种植基础较好,种植面积7万多亩。但这里的橄榄在6年前因缺乏销路,在当地根本不值钱。

2015年夏天,何春梅回老家石蟆发现,那一片片密集的橄榄树林,树叶儿青苍葱郁,伫立在黄褐色的山坡上。“那多年前尝过的橄榄——小小的、生脆的青果,那甜津津又泛苦的味道,从嘴边流进了心底。”就是这样一个在何春梅记忆中的果子,在老家卖不起价,成熟之后自然掉落在地里。橄榄树也无人打理,部分村民忍痛砍断,种起了庄稼。

见此情景,何春梅甚是心疼。她查阅资料后发现,当地卖不出去的橄榄,在网上市场需求还挺大,一斤能卖好几元。当时,全国种橄榄的地方不多,在网上卖橄榄的更少。于是,学电商的何春梅决定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家乡开网店。“你一个大学生回农村来卖橄榄,我们自己都卖不出去的东西,你卖给谁呀?”面对乡亲们的质疑,何春梅镇定自若。

随后,何春梅创立了中国优质橄榄基地淘宝商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橄榄。在创业初期,她与227户农户签订了供销协议,并为大家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化肥、农药等物资,还为大家讲解电商销售橄榄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多管齐下壮大橄榄种植规模。此外,何春梅还加大广告投入,吸引外地客商采购。橄榄的收购价格由原来的每斤0.5元,上涨到每斤2.5元,最高时达到每斤11元。何春梅在创造销售奇迹的同时,也带动大批橄榄种植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开创“三联”模式获佳绩

产品销路打开后,何春梅不满足、不止步。她开创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三方联合运作模式,实现日订单量破百、日销售额从初期的数十元到数千元的佳绩。

何春梅严格把控种植、管理、清洗、分拣、包装和售后等环节。通过蜀津橄榄合作社,何春梅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橄榄。2016年,她还成立了淘家乡电子商务公司,进行橄榄衍生产品包装,同时建立石蟆镇百世快递物流站点,实现24小时内出单发货,有效解决了物流问题。

每到橄榄采摘旺季,何春梅带领技术骨干进村入户开展指导。通过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橄榄种植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2017年以来,何春梅举办橄榄种植管理及采摘工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种植能手1000余名,橄榄采摘工200余名。在何春梅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公司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累计促成10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5000余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

“致富树”下稳步行

通过不断创新发展,何春梅将橄榄树变成乡亲们的“致富树”。如今,何春梅已然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可她明白,想把家乡橄榄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不断增收,还得不断地转变思维、开拓市场,还得擦亮石蟆橄榄品牌,在品质、品牌提升上下功夫。

在品质提升方面,何春梅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在家乡推行改良新品种,目前已建立橄榄矮化基地200亩。在品牌提升方面,何春梅投资建设橄榄加工产业园,将品牌运营公司、食品深加工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在产业链上,进一步推动橄榄产业可持续发展。

如今,走在石蟆的乡间大道上,随处可见茂密的橄榄林。那青翠欲滴、油亮鲜艳的果实,就像一串串绿玛瑙,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美丽动人。何春梅以实干实效立身,以艰苦奋斗律己,始终践行对家乡橄榄事业的坚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记 者 袁孝椿 见习记者 何 雨)


责任编辑:傅婧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