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制造”变“智造”

来源: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2021-08-26 09:39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效果图)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于8月23日-25日在我市举行。

通过日常如厕便能获取自己健康数据的“智检马桶”、填补国内超高端CT领域空白的256排CT机、能够对电梯运行实现全方位智能监管的“梯联网”……本届智博会上,江津区多个企业携带“黑科技”线上参展,体现出了该区在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推广智能化应用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德立菲(Duravit)工业4.0车间

近年来,江津区大力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正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为重要载体,以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江津制造”向“江津智造”转变,着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

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

融入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江津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最大抓手。今年3月3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开启了江津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江津园区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的最南端、长江以北区域,包括江津的双福、圣泉和德感3个街道全域,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2020年GDP为386亿元,占江津全区的约三分之一;规上工业总产值794.6亿元,占江津全区58.5%。

“江津的未来和核心就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江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正致力打造“一核一圈多点”科技创新格局,即:坚持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为核心,以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为环带,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高端创新平台为支撑,初步形成双福片区为研发创新集聚区,德感片区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滨江新城片区为城市配套区的功能布局。

在“一核一圈多点”格局推动下,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的产业“链式效应”持续激发,先进制造业基础不断夯实,已形成装备制造、消费品、汽摩等主导产业,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已有西北工业研究院重庆基地、中科院产业转换基地等大数据智能化领域的42个项目落户科学城江津园区,其项目协议引资超165亿元。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院士专家团队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汇聚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科技型企业730家。

江津科技创新实力位列主城新区前列

近年来,江津区全面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实力位列主城新区前列。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该区先后出台了《江津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方案(2015-2020年)》《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江津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10条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江津区还持续加强了科技财政资金激励扶持,累计兑现资金1.8亿元激励全区781家(次)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同时,组建总规模2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支持380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48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江津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从2016年度14.98亿元增长到2020年度26.4亿元,增幅为76.2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2.4%,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由68家增至253家,已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科技创新绩效逐步显现。江津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数量快速攀升,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达172家,科技型企业1096家,同比增长36%、5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均位居渝西片区第一。截至2020年底,江津区已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125家、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市级创新平台163家。

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渝丰电缆通过开发70年长寿电线、防火电缆、网络神经电缆等高科技、智能化产品,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增速;东风小康通过建设数字化车间、开发智能网联汽车,产值由过去的10亿级增长到现在的百亿级……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为依托,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新风已拂遍了江津全域。

近年来,作为传统工业大区的江津,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一方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江津制造”向“江津智造”转型的步伐,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在政策引导方面,出台了《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设立创业种子投资基金,累计有33家企业共获得种子基金1500万元的支持,70家企业共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080万元,8家企业共获得专利质押贷款2.565亿元。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近3年,江津区已通过认定的智能化改造项目237个,新增数字车间39个,智能工厂8家,累计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1个,45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重齿和水轮机数字化车间获评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支持。今年上半年,江津区新增智能化改造项目78个,位居全市前列。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推动区政府和重庆移动联合成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消费品行业(江津)运营中心,重庆潍柴成功申报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项目,拥有市级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37个;增上云企业138家,“江小白产供销一体化云平台”作为重庆唯一案例入选国家工信部2020年全国企业上云典型案例。

彭光灿 唐楸 图片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载于《重庆日报》8月24日第18版)

责任编辑:周小川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