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红色声音 听5位一等功英雄讲他们的故事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1-11-11 15:46

最江津客户端讯(记者胡耀方 通讯员 龙雨馨 刘义林)“如今,祖国越来越强大,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更应该牢记历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近日,

在江津区几江街道城南广场,94岁的老地下党员谢锡全结合自己的革命经历,正在为社区居民们讲述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

记者从江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传统,彰显我区退役老兵、功臣英雄在保卫祖国和执行重大任务中的贡献和风采,该局系统开展了“老兵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活动,老兵讲“红色”故事活动便是其中一项内容。

“退伍军人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故事充满正能量,传递出的精神信念对广大群众有着积极的影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深入基层讲好江津红色故事,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该局积极收集全区曾荣获部队表彰的退役老兵事迹,目前已收集到杨若泉、田景坤、宋永奇、赵明、李立衡等5位一等功英雄的光荣事迹。下一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开展老兵讲“红色”故事活动,宣传好5位一等功英雄的先进事迹,传播好江津红色声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等功英雄事迹简介。

杨若泉,男,194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潍柴发动机厂退休职工。

1962年10月参与中印自卫反击战,在邦迪拉战役中被提拔为尖刀班班长,带领全班战士炸掉敌人的3个地堡,荣立一等功,1964年10月国庆节“大阅兵”获毛主席接见。1986年转业至江津前进厂,在该厂默默工作14年,2000年退休后,因为该厂以前是军工厂,厂里退役军人多,其中有部分人思想较为偏激,杨若泉主动担起该厂退役军人的思想教育工作,维护了该厂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田景坤,男,中共党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庆市分公司退休职工。

1959年3月入伍,1981年4月退伍。在部队踏实肯干,事业心强,工作实绩突出,1962年11月18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邦迪拉主峰战斗中,机智灵活、英勇顽强,在与敌军交火过程中,连续炸掉敌方3个火力点,歼敌5名。共缴获机枪2挺、冲锋枪、步枪6支,战功卓著。荣立一等功。

宋永奇,男,1959年12月生,重庆鼎洲医药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1978年3月入伍,1980年7月退伍,因战伤残八级。宋永奇同志曾是三十七师一○九团一营机枪连七班战士,2月17日在配属一连和四连攻打一五二高地战斗时,先用重机枪消灭敌火力点一个,压制敌火力点两个,有力地支援了一连战斗。随后他又主动支援四连,在敌三个火力点向他疯狂扫射的情况下,宋永奇沉着坚定,一气打完了五百多发子弹,消灭敌火力点一个,封锁射孔二个,毙敌射手两名,保障了四连的侧翼安全。

在一连和五连向敌一七一高地发起攻击时,宋永奇积极协助班长压制敌火力点一个,掩护营火力队将火力点摧毁。七班转入营火力队,支援三连向二○一高地之敌发起进攻,敌集中重火器向七班射击,三发火箭弹先后在宋永奇周围爆炸,他毫不畏惧,和全班一起转移阵地五次,消灭敌火力点二个,毙敌四名,后在追歼逃敌时光荣负伤。1979年4月,荣立一等功。

赵明,男,1966年9月出生,1984年10月入伍,2004年10月转业到原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区江津区分局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行政审批科科长,2019年10月机构改革后至今在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现任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

1987年10月至1989年10月,他随部队赴云南麻栗坡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方向参加对越防御作战,时任部队侦察班长。1987年10月在云南麻栗坡老山地区参战后,率连队侦察班在八里河东山方向前出边境线320米开设炮兵观察所,负责那拉口方向炮兵观测侦察任务,历时700余天完成1000余个越军目标观测侦察任务。

防御作战两处中负责组织指挥所在连队目标观测侦察和射击修正、校射任务,歼灭越军105MM迫击炮连1个,重创越军105榴弹炮连一个,摧毁越军排指挥所2个,那拉口越军弹药库1个,支援步兵完成对八里河东山方向越军一线阵地火力打击与压制任务,连队荣获“大功连”称号。率领侦察班蹲守“猫耳洞”700个日夜,负责完成云南前指下达所属连队前线值班炮击任务500余次的射击目标观测侦察、修正、校射验证,协助老山方向30余次炮击任务的修正、验证,为前线指挥所提供射击目标100余个,打击目标50余个,将一个炮兵连观测侦察所建成云南前指那拉口作战方向侦察所和观测站,荣立一等功。

李立衡,男,中共党员,系2013年从成都军区某师副参谋长(正团职)转业,现任江津区民政局副局长。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晚21时,他临危受命,率22名官兵组成敢死突击队,勇敢面对频繁余震和密集泥石流,坚定向震中汶川映秀挺进,多次被垮塌山石击中和泥石流冲埋,身上多处受伤,历经千难万险,攀爬67处垮塌山体,穿越3条严重受损隧道,走过11处断裂桥梁,是全军最先到达震中映秀镇的救援部队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5月14日,根据党中央迅即打通“孤岛”的指示要求,又率突击队抵达与外界隔绝的汶川县草坡乡了解灾情、组织救援,在受困群众粮食紧缺、滞留人员较多、伤员无药救治的危难时刻,他又果断带领263名被困群众徒步17个小时到达汶川县城安置。之后积极投入后续救援,组织力量搬运建材物资165吨,搭建板房2000多间,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9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批准,记一等功。

责任编辑:傅婧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