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兴镇探索建成29个“乡校” 助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2-06-29 10:31

江津融媒讯(记者 吕晓 通讯员 戴彬 陈祖栋)“老关,25号了哟,我要去‘乡校’问撂荒地整治的事情,你要不要去哦?”“等到一路,我正准备去问办社保卡的事呢。”这是近日沿河村6组村民刘成杰邀约邻居关禄书参加该组“乡校”集中开放日时的对话。

红塘村四季坪村民小组“小能人”在“乡校”内宣讲

据沿河村6组组长刘勇介绍,该组“乡校”建设在人口集中的榜上美丽院落,设有“小圆桌”“小橱窗”“小讲堂”等,每月10日、25日为集中日。集中开放日当天,由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组建“小能人”队伍,在‘乡校’集中接受村民的政策咨询、政务事项代办、矛盾纠纷调解等。自该组“乡校”建成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2条,政策咨询10次、代办政务事项10件、调解矛盾纠纷5件。村民将“乡校”集中开放日戏称为“组内赶场日”。

广兴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响应机制,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组织全镇驻村工作队、各党组织负责人等现场观摩并召开研讨会,出台《基层治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六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

今年1月,广兴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支部建在网格上,管理进到庭院里,服务送到家庭里”的工作方式,在红塘村红岩湾子院落探索基层乡村治理试点,全镇10个村属党支部均建在“乡校”内,创新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六小工作法”,走出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历时5个月,广兴镇依托“小圆桌”解决小问题、“小橱窗”管住小苗头、“小喇叭”讲清小道理、“小讲堂”开好小会议、“小能人”管好小网格及“小超市”搞好小治理等6项基本元素,打造了“广兴乡校”29个,作为承载“六小工作法”的重要阵地,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基层治理资源不断得到整合、基层治理堵点不断得到打通。

广兴镇镇长吴俊介绍,“乡校”一词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书中记载:“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乡校”是中国最早的“民主广场”,是聚会议事与娱乐的地方。广兴镇旨在通过党建引领,让矛盾纠纷调解有固定的工作阵地,让上级决策部署和村组公开事项等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也让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且第一时间得到回复,有力有效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广兴乡校”共组建“小能人”队伍261名,调解矛盾纠纷116件,收集意见建议44条,解决实际问题62个,代办政务事项216件。

责任编辑:李佳蔚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