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 区中医院为你解析“肾病疑问”
江津融媒讯(记者 苏展 通讯员 严雪梅)3月9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当日,在区中医院德感院区,一场围绕“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未雨绸缪,支持弱势群体”主题的爱心义诊、健康科普讲座活动举行,该院医务人员现场为广大肾病患者解析常见的肾病疑问。
活动现场。记者 苏展 摄
与许多疾病相比,慢性肾病具有病程长、发病原因复杂等特点,对此,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冉靖表示,肾病病人,尤其是慢性肾病病人需要长期规律的医疗照护,发生紧急情况时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此,掌握常见特点就显得更有意义。
医务人员细心解答疑问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相关知识点——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简称CKD,是种肾脏功能逐渐丧失的慢性疾病。健康人的肾脏每天会把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功能受损,代谢废物就会聚集在体内,造成伤害。
中国CKD患病率约占成年人群的10.8% (1.2亿人),其中50%以上患者合并贫血约有一半的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未进行贫血纠正,且已接受治疗的另半患者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肾脏病?
慢性疾病般都不容易察觉,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
而肾脏本身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轻微受伤对肾脏功能不造成影响,即使只剩一个正常肾脏,人也能正常生活。
且随着肾脏受伤的程度加深,就会出现以下症状:恶心、呕吐;蛋白尿;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胸痛;水肿;头痛;皮肤干燥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慢性肾脏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下降。主要的原因有:糖尿病、高血压、小球肾炎肾间质肾炎、肾血管疾病等。在我国,慢性肾小球疾病是造成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得了慢性肾脏病,会有哪些症状?
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微症状。随着疾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水肿、蛋白尿、贫血等症状。
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贫血该如何治疗?
补铁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非常重要。因为患者一般都存在铁元素缺乏,而且缺铁也会导致EPO对造血的反应性下降,所以贫血首先需要及时补充铁剂1如多糖铁复合物胶。
慢性肾脏病贫血应该如何补充铁剂呢?
慢性肾脏病按照病程进展般分为五期,分期越晚贫血发生率越高,贫血的程度也越重,以多糖铁复合物红源达补充来说, CKD-Ⅲ期,一天粒,即150mg每天;IV_V期,一天2粒,即300mg每天,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需持续服用3-6个月,防止贫血的复发,维持性透析期间,需每月监测一次
得了慢性肾脏病,需要注意什么?
慢性肾姓病是个逐渐进展的长期过程虽然不能治愈,但是通过一定得措施: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比如: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要积极控糖降压;肾炎患者要积极控制蛋白尿,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