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市镇龙凤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同心绘就“和美乡村”
阳春三月,杜市镇龙凤村花卉绽放,春的气息扑面而至,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处处印证着“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宜居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带来环境上的巨大改变,也促进了村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更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驻村第一书记何炯银说。
走进杜市镇龙凤村,平坦的水泥路串联起每一个美丽院落。在乡间穿行,沿途房屋涂装彩色墙体绘画,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醒目清晰、融景入画,整齐的垃圾集中清运箱错落路旁,成片的枳壳硕果累累,七彩的花卉苗木生机勃发。
明净的窗户、整洁的庭院,村民贺兵的房子里各类物品设施摆放得整齐有序,庭院的花草越发显得生机勃勃,“以前,院子是我家最繁杂的地方,现在,村里带领着整治,我们轻松就住上了干净的独栋‘小洋房’!”贺兵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以前,龙凤村村民走的是黄泥路,住的是土瓦房,环境脏乱差,现在已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带来环境上的巨大改变,也促进了村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现在,乡村道路又宽又平,家家户户干净整洁。”何炯银的感慨正是龙凤村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剪影。
如今,龙凤村已翻新更换危旧小青瓦房盖共计4200余平方米,整治外墙3000余平方米,美化、靓化院坝周边及人行便道两边1000余平方米,清除大院周边杂草和臭水沟500平方米,建成人居环境示范点3个;发展种养殖企业15家,种植花卉苗木800余亩、养殖小龙虾500余亩,建成特色产业园4个,改造老旧鱼塘40余亩。
积分制推行让乡村更文明
自从积分管理制度实行以来,龙凤村从垃圾清扫到治安维护、从劝架调和到助人为乐,全村呈现出了“事情主动干、邻里相互帮”的和谐村居氛围。
龙凤村按不同分类,制定10项积分管理清单,还将积分管理写入村规民约,融入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根据“自治积分”规则,建立“一户一档”,推行“三个一”积分管理流程,即一日一巡查、一周一反馈、一月一评分。积分评定由院落院长开展巡查记录,并由网格化评分队伍进行积分评定,积分不但可以兑换香皂、洗衣粉、水桶、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且还根据龙凤村“花卉苗木、水产、小水果、中药材、蔬菜”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数量的种苗供村民选择。
“家里卫生收拾好了可以积分,敬老爱幼也可以积分,志愿服务、美化环境等也可以积分,这个积分不难挣,对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村民程积维拿着刚用积分兑换的洗衣粉笑着说道。
“积分作用还多着呢!村里推行积分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人居环境。不然,清水小龙虾养殖基地也不可能落户到咱们村。”李兴星坐在龙虾养殖园的躺椅上,无不自豪地说。
议事堂议事让乡村更和谐
“遇事有商量、凡事可商量、大家好商量”是龙凤村民主议事制度的基本原则。村里有项目、搞产业,全村各组选代表出来商量;村民有争议、谁家有难处,村干部牵头组织商量;商量不服气、结果不执行,镇领导督导一起商量。
龙凤村新时代文明广场旁边的长廊正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书“龙凤议事堂”,两边的立柱上,挂着一副对联:“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长廊下,桌椅、茶具等一应俱全,几位村民正热络地交流。虽然简陋,这里却是民主议事的重要阵地,大家有事就来这里一起商量。
几年前,龙凤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给村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特别是村里的主干公路龙凤路弯多路窄,影响出行和行车安全。“村里花卉苗木种植业及养殖业发展极大受限,大车进不来,但凡遇上会车,只能有一个车往回倒……”龙凤村党总支书记贺春燕介绍,也有村民提议修缮公路,但因资金和土地流转问题,老大难问题久拖未决,最终还是议事堂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8月,龙凤村组织相关村民、村党总支书记、议事会成员等各方在议事堂围坐在一起召开议事会。与会人员各抒己见,把一个个事关各家各户切身利益的话题摆出来。会场内,大到公路应该拓宽多少米,小到拓宽占地问题谁去协商,各种问题都得到充分讨论,最后通过举手表决,达成了一致意见。
如今,“议事堂”已成为龙凤村乃至杜市镇各村社群众工作的好抓手,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有了“议事堂”,村里的各种疑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陈俊希 通讯员 陈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