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护”和“赓续”间回溯记忆中的村庄——看保护和发展中的中坝岛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2-04-07 14:25

漠漠平田万绿笼,山村深住翠微中。

柳荫闲卧陇头犊,蒲酒醉归江上翁。

绕屋鸠呼梅子雨,隔溪人坐豆花风。

太平方觉农家乐,鸡黍留宾话岁丰。

——《田家五月》(清)杨昙

一首七律道出了清代诗人杨昙对故乡——中坝岛田园风光、风土人情的喜爱和赞美,而位于长江中心的中坝岛也如历史的碑刻一样,见证着、记录着万里长江入渝行的过往。

中坝岛航拍。记者 吴刚 摄

优雅宜居的江心“桃源”

中坝岛位于江津区石蟆镇,是一座四面环水的江中岛,岛上碧草如丝、竹林环绕、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早在600多年前就引得人们定居与此,数百年的传承积淀,使得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不仅现存着“五福庄园”、望天川主寺庙、观音寺等人文遗址,还存续着造船、木工、石雕石刻、船工号子、民俗节庆、神话传说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岛”,中坝岛因其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航运繁荣时期,更是成为了“上连宜宾、泸州,下接重庆,内通江津”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塞,“我小时候,上下岛的船还是用划的,哪些大船都是拉货的,一年岛上都见不到几个(陌生)人,现在(来岛上的)人多多了”时年68岁的何伯辉奶奶向记者谈起了在岛上生活了一辈子的记忆,“我记得第一次用上电灯的时候,大概是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再后来自来水、机动船啊这些都有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从甘蔗叶盖的草房到瓦房再到楼房,从手摇木船到机动小船到客船,中坝岛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一代代中坝人口中的谈资,连同岛上的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成为了岛外人了解中坝岛最鲜活的资料。

中坝岛全景。特约摄影 谭文奇 摄

触手可及的历史“记忆”

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水路航运的优势逐渐被削弱,中坝岛码头上人来物往的繁盛已经远去,留下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中坝人和刻在味蕾记忆上的中坝味道。

中坝岛因为土壤沙质重透水性好,无法蓄水形成农田,所以岛上居民自古以来都以种植甘蔗和榨制红糖为生,“我爷爷的爷爷就是熬糖的,一家都靠这个生活”,赵泽维是中坝岛的原居民,熬了一辈子糖的她对中坝的土法红糖特别有感情,“我家里种了10亩的甘蔗,一年要收甘蔗30多吨,以前榨汁是用大石磨子,用牛拉,用人推,现在都是机器榨了,但其他的手法还是旧(传统)的”。

源起清朝中期的古法老工艺制作红糖的“秘方”,让中坝岛的红糖延续着味道纯、糖度高、翻砂好、滋补强的古色古韵,也承载了那历史记忆中甘甜鲜香,鲜活地向时代展现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而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登岛游玩的人陆续多了起来,岛上居民的收入来源也更加丰富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买甘蔗、看熬糖,采龙眼、刨花生,吃土货、购红糖”的中坝农家游品牌,“现在最多的时候,一天上岛的游客起码上千人,岛上的农家乐都有10几户了”开办农家乐同时生为中坝岛护鱼队队长的杨泽良告诉记者“环境好了,来玩的人也多了,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像我(这个农家乐),清明节这几天,天天爆满。”

中坝岛上古法制糖。记者 刁新彧 摄

华丽嬗变的优良“鱼港”

农家生活的气息加上传统文化的韵味,再辅以生态环境的优美,构成了现在中坝岛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在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保护长江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岛上原来以捕鱼为生的85位渔民也于2018年全部完成了退捕转产,为长江的生态修复和中坝岛的美丽又增添了一笔新墨。

“中坝岛内河水浅滩多没有航道,是鱼类天然的庇护所,因此中坝岛流域一直都是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江津段)的核心区”,江津区农委从事渔政的高级工程师蒋华敏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长江禁捕和‘两山理论’的践行实施,来中坝岛流域繁衍生息的鱼类越来越多,繁殖期还能看见鱼类在水草中产卵的景象”。

中坝岛航拍。记者 吴刚 摄

2021年5月19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渝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在中坝岛正式揭牌,昔日的“渔港”已经成为了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避世而居的优良“鱼港”。

现在,“宜绿则绿,宜林则林”已经成为了岛上居民的共识,渔民们从捕鱼贩鱼到养鱼护鱼,从乱砍滥伐到养林护林,一路走来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对“金山银山”的理解,是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如今的中坝岛,早已没有船舶的轰鸣、没有渔业的荤腥,取而代之的是历史的安详和文化的静谧,是优美的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诗意,而岛上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岸边生生不息的鱼儿戏水,农家小院的袅袅炊烟,温软甜蜜的古法红糖,无一不在讲述着中坝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奋斗历程。

(记者 刁新彧 通讯员 赵菲)

责任编辑:傅婧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