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五抓五促五提”建好“小厕所”打造“新靓点”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2-12-28 12:01

一座小小的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折射着民生幸福指数。厕所虽然事小,却浓缩了民生,是农村群众最渴望解决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草帘围四边”是过去农村厕所的写照。如今,农村改厕工作让厕所“改头换面”,干净卫生的厕所代替了曾经的旱厕,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如厕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白沙镇按照“示范先行、突出重点、带动大面”的原则,坚持规划引领,抓好示范带动,探索整村推进,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以改厕之“点”带美丽乡村之“面”。今年,白沙镇1149户年度改厕任务已全面完成。

白沙镇恒和村实施三格式化粪池面盖硬化

抓规划促落实 优化顶层设计“提速”

由于全镇村户分布不均,为了使项目资金得到有效整合,白沙镇坚持规划总揽,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全镇“一盘棋”统筹推进。

白沙镇通过村级摸排、镇级把关,及时澄清农村改厕工作底数,有效解决标准不一、底数不清等问题。经摸排,确定今年改厕目标任务,新建农村三格式户厕1149户,其中恒和村整村推进1103户。

在农村改厕大摸排的基础上,白沙镇从村居的区位现状、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列出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安排,为改厕工作提供全面、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依据全镇改厕方案,科学安排改厕任务,实行驻村工作组包村、村“两委”包组、党员包户制,每村指定1-2名村干部专人抓改厕工作,各村配备1名改厕专管员,负责指导督促各农户的改厕工作。

三格式化粪池建成效果

抓技术 促推进 致力科学环保“提质”

为了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在改厕选择上,白沙镇按照因地制宜、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鼓励和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入室,消除简陋旱厕,以“一户一策”推动“一户一厕”改造;以农厕培训和入户指导的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采取现场教学、新媒体教学等方式,促进改厕技术提升,实现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村民满意一户。

白沙镇还大力推进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科学选择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方式,解决好粪污的“出口”问题,在无害化处理、除臭杀菌、低温防冻、粪污回收利用等方面不断获得突破。厕所改造工程以现建式、整装式为主,将农户卫生间生活污水与便池粪水分离,采用存粪、净化、清掏三级分层处理工艺,实现粪水的无害化处理。

同时,引导村民参与厕具检查、粪污收运以及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 争取“变废为肥”,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2022年,示范村恒和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0%以上,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预计达到85%。

升级改造后的户厕

抓质量促优化 强化品质引领“提标”

为确保改厕质量,白沙镇从严把好模式选择关、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在质量监管、施工安装等具体的工作和流程上形成比较完善的机制,坚持质量优先、务实推进。

统一标准,按照“先行先试、示范引领、观摩典型、统一带动”的原则,先行组织熟悉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培训,将整村推进村恒和村按照地域划分为9个作业区同时推进,并评比先进改厕户,有效打造改厕样本,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确保改一个、成一个、带一片,以点带面、积累经验、形成规范。

统一奖补,建立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的投入机制。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对户厕按照每户不高于1900元的标准补助直接补给农户,并鼓励受益农户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参与改厕建设。

第三方验收户厕改造情况

抓宣传 促认识 营造良好氛围“提效”

为了让村民从内心真正认同和接受改厕,白沙镇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各村通过入户宣传的方式,发放《农村改厕明白卡》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群众算好“成本账”,讲透改厕的补贴额度;算好“受益账”,发动群众支持参与改厕,树立群众文明如厕、日常管护、卫生防病的意识。

农村改厕说到底是为村民而建,因此,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必须听取农民的意见。在改厕整村推进村恒和村,农户自行确定建设方式,最终通过同农户签订征求意见书确定采用砖混现建式的102户,玻璃钢材料整体式安装的1001户。

抓管护促保障 形成长效机制“提档”

改厕项目建设完工后由村两委和农村户厕改厕监督小组推荐一名以上就近且熟悉本村户厕改造建设的工匠作为后期厕所管护联络员,加强改厕后续服务和管理;探索公开招聘社会化服务公司,负责粪渣、粪液抽吸、清运和末端处理,拟在各村设立服务网点,形成“服务站+服务公司+服务网点”的三级服务网络。

白沙镇还对全镇已改造的卫生厕所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工作人员、服务电话上墙公示,镇乡村振兴办每季度对各责任主体管护情况检查考核,并探索设立村级农村厕所长效管护专项资金,按季度拨付厕所管护服务费,确保农村厕所建后管护、维修费用及时到位。

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主动监督厕所的建后管护,将户厕卫生情况纳入“卫生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内容,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记者 吕晓 通讯员 向虹瑾

责任编辑:黄娅秋
编审: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