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跟着重庆援藏工作队行走昌都②:牦牛与远方,绿色发展的类乌齐

2023-08-11 10:06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3-08-11 要闻

视频里这位来自重庆市长寿区的援藏干部,可谓“入乡随俗”:

头戴一顶藏式毡帽,既防晒,又防雨,还有助于与牧民群众拉近距离、打成一片。

然而,在基层一线东奔西跑,帽子的作用依然有限。正如他自嘲的:“我的脸,黑了好几个色号。”

此次人民日报社重庆分社采访团队远赴西藏昌都、探访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入藏一周年来的工作足迹,“黑了”,几乎是我们所见到的重庆援藏干部们的“标配”——看着,让人心疼;然而,某种意义上,这肤色何尝不是他们在高原上留下的“勋章”?

8月8日,正值立秋,完成了昌都市区采访工作的我们,奔赴此行的第二站——类乌齐县。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8556329864248428322&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采访团队前往类乌齐县,沿途碧空如洗、长云如海,群山植被丰茂、美不胜收。姜峰 摄

重庆对口支援西藏昌都,除了市级层面的工作,还承担着类乌齐、察雅、芒康三县的帮扶援助。

“类乌齐”这个名字,想必大家还是比较陌生的。藏区地名,多为藏语音译,而非意译,所以容易让人“不明就里”。类乌齐,类乌齐,其实就是藏语里“高山”的发音——可不,出昌都市区西行,我们就翻越了海拔超过4600米的珠古拉山。山巅处,是鲜明的冰蚀地貌,巨石嶙峋;山那边,便是类乌齐县了。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4246654257326585553&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珠古拉山山巅处的冰蚀地貌。姜峰 摄

坐落于群山之间,独特的局地小气候,孕育了类乌齐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河湖密布、森林覆盖率高。路上,我们就偶遇了下山觅食的藏猕猴群,只见它们“大大方方”地在林边游走,过往的行人车辆也纷纷停靠在路边给它们拍照,猴群们则坦然接受,人与自然生灵和谐相处,好不惬意。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2368392353041810285&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去往类乌齐县途中偶遇的藏猕猴群。姜峰 摄

类乌齐县的生态禀赋,可见一斑。如何因地制宜用好资源?课题摆在了重庆援藏工作队的面前。

继续前行,转过巍峨的青山和茂密的松林,连绵成片的格桑花海映入眼帘——“康巴花都”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眼前。

景区门口,上文提到的那位来自重庆市长寿区援藏干部、现任类乌齐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的曾晓东就迎了上来。

“这里风景美不美?”不等我们回答,曾晓东已经自信地说道,“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吸引更多的内地游客来这里感受最美的远方。”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3151295540541384563&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3485580264196245933&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类乌齐县“康巴花都”景区一角。姜峰 摄

从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开始,依托类乌齐紫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他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一茬接着一茬干,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今年以来,曾晓东和同事们进一步在景区推广种植本土植物格桑花,“既美观,又具有生态修复的功能,一举两得。”

如今,许多游客自驾来到这里休闲观光。“我们接下来要对景区内的牧民住房进行统一风貌改造,让民族风情更加浓郁,也让群众住得更加舒心。”曾晓东说。

生态旅游,受益最多的还是广大牧民。康巴花都的建设,已经带动当地群众共计81户416人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帮助贫困群众23户89人增收致富。

而在曾晓东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我们计划投入850万元实施康巴花都片区美丽乡村改造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进社会投资企业进行专业化运营,目前在谈的已经有三家意向企业,不久的将来,康巴花都将打造成为昌都的后花园、214国道上的明珠。”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重庆援藏工作队正在类乌齐进行更多探索——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5475545499528680920&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位于类乌齐县央宗村的现代化牦牛育肥基地。姜峰 摄

行走类乌齐,沿途时常可以看到牦牛的身影。类乌齐牦牛肉,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何做大做强当地的牦牛产业,是重庆援藏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7月,杨君从重庆合川来到类乌齐县,任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到任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杨君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了全县的10个乡镇,思路也愈发清晰:

“类乌齐牦牛产业大多是零散养殖,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很难进一步发展壮大。”杨君觉得,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专业的企业,按照“三点两线”(“三点”即保重选育、成牛出栏、餐桌成品,“两线”即畅通牦牛育肥线、冷链运输线)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牦牛全产业链。

1.jpg?x-oss-process=style/w10
工作人员在给牦牛投喂草料。刘政宁 摄

走进类乌齐县央宗村,去年底,正是在重庆援藏工作队的努力下,一家从事牦牛育肥产业十余年的企业,入驻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不仅通过租赁场地给村集体带来了收益,还带动了107户牧民实现增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动当地牧民以牛入股,参与规模化牦牛育肥养殖。”杨君说。

而更深刻的变革在发生——数字重庆建设的东风,也吹到了高原昌都。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1044850353605856370&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2069303991120985888&skey=@crypt_e5bdb002_2527cd078fe655dd952272969500e9fb&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x-oss-process=style/w10
类乌齐牦牛大数据中心现场。姜峰 摄

依托技术优势,重庆援藏工作队在类乌齐创造性地建起了牦牛大数据中心,可对全县的规模化牦牛育肥基地进行动态跟踪,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赋能引领类乌齐县的牦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两山”转化路径日益清晰,在重庆援藏工作队的带动下,类乌齐干部群众咂摸出了更多新滋味——

过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就像“凉水里面漂酥油”,各是各;现如今,水乳交融、浓得分不开。

牧歌声中,告别类乌齐。重庆援藏带来的更多变化,让我们一路行走,一路品咂。

责任编辑:谷亚淋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