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高校行丨当“时尚、精工、未来”在这里融合
时尚潮流、精工巧匠、拥抱未来。
当这样三个词语融合在一起时,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位于江津区双福街道学府大道的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时尚”的“毛毛虫”
“家人们,这是今天上的新品,抓紧时间、抓紧时间。”“今天为大家给商家争取到的优惠,把握时机哦。”……在校园一角,有一座淡黄色的小楼,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装修风格颇具互联网色彩,“供应链”“合伙人”“创业平台”等概念随处可见。
这里就是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重庆知名电商企业“毛毛虫”联合打造的“毛毛虫”电商直播人才跨企业培训中心——在位于江津区的高校中,这是独一份。
“电商直播,已是当前不可逆的潮流,高校教学的根本在于与社会接轨,忽略和忽视这一根本属性,那就是纸上谈兵。” 负责该项工作的学校商学院院长张宣建介绍,而针对外界认为“搞直播是否会影响学业”的质疑时,他则表示,“学校鼓励学生在确保课业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参与,不管是作为社会实践,还是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校企合作的目的与效果最终都将体现在学生们的成长上。”
事实上,这一中心的诞生远不是校企合作与追求效益这么简单,其本身就是教育部与字节跳动、58同城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共建项目的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中心先后有欧莱雅,迪奥,耐克,阿迪达斯等10个知名品牌进驻,单月的线上交易总额均在百万元以上,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参与到中心的实践中来,获得了系统而专业的实践训练。
“精工”竟源于“翻新”
如果说“毛毛虫”充满了现代的时尚感,那位于校园另一处角落的“渝交重工凿岩台车维修再制造车间”似乎还充满着“传统味儿”,4000多平方米的车间中,停放着众多大型设备和机械,甚至在车间外的空地上,还堆放着众多拆修后的零配件,一切都恍如一家工厂。
然而,这里却是该校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应用技术以及智能制造学院的实训中心及实训教室。
“进场清洗-检测-确定维修方案-拆解配件保养更换-配件回装-整机测试-出厂”,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间实训中心的工作核心,其实就是——“翻新”。
“许多大型工程设备在出厂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使用,都会出现许多部件的损耗,以及设备本身之间的磨损,如果因为一定比例的损耗而换新,这是许多企业无法承受的,这就需要我们出手了,既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再利用,又为企业节约成本。”季万杰是这一车间的技术人员,他介绍,与大众所理解的不同,这类“翻新”在大型工程设备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力,比如一台瑞典原产的阿特拉斯boomer XL3D液压凿岩台车,换新成本可达900万元左右,但如果进行标准化的维修再制造,可恢复原车80%以上的工作性能,成本也仅需400万元。
“每学期在这里培养的学生只有40余人”负责该项工作的技术顾问张俊国表示,“因为专业化程度很高,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当高,至今有约200名学生从这里走出,他们成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精工巧匠,月薪过万在他们当中并不少见。”
用“智慧”拥抱“未来”
其实,无论是“时尚”,还是“传统”,当与“智慧”元素实现深度融合后,更拥有了无限可能。
这所成立于2007年的民办高等院校,在经过16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9个二级学院55个专业,在校生1.7万多人的规模,并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军士高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等众多荣誉,综合办学实力保持在全国高职高专学校前100名、全国民办高职学校前3名。
“大交通为主,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新兴特色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学院董事长兼副校长张文礼对于当前的态势有着准确总结。
但在张文礼看来,即使拥有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等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学院却不能“吃老本”,“拥抱未来的路只有一条,智慧化为核心的创新发展”。
而学院近年来的发展也越来越凸显这一观念——学院自行研发的无人车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已开始进入长安汽车等一线企业应用,同时根据企业需求研发无人叉车、无人牵引车,更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中获一、二等奖。而学院的无人机创新中心也连续取得显著的研发成果,技术涵盖了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智能导航系统等多个方面。甚至包括“元宇宙”这一概念在学院也逐步成为现实,学院与元间宇宙(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打造建成了元宇宙未来教室,破解了众多专业中看不到、摸不着、进不去、成本高、危险大、协作难等教学实训难题。
对于未来,张文礼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学院将继续致力于产教融合,建立更加广泛的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平台,以深化专业集群、产教融合、人才发展、现代质量为抓手,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记者 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