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婆婆走好,您是我永远的思念!”

2023-11-29 09:17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3-11-29 镇街部门

11月26日晚,中山镇龙塘村。

老人何树彬吃完荷包蛋,喝完莲藕排骨汤,在院坝里晒完太阳,过完了她人生里的最后一个冬日。

这位出生于清朝,现目前我区最长寿老人,于次日早上溘然长逝,享年112岁。

婆婆走了,身份证成最珍贵的东西

何树彬,1911年5月24日生,中山镇龙塘村村民。

听说老人去世以后,11月28日上午,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联系上家属,在家属那里证实了这个消息,希望家属能够节哀顺变。

“婆婆走得很安详,走之前一切正常,目前正在办理丧事。”采访中,老人养孙女袁真素声音哽咽。她说,27日早上五六点左右,她做好早餐准备叫老人起床吃饭,发现老人已撒手人寰,离世而去。

和老人相依为命多年,袁真素感觉天都塌了。六神无主的她,急急唤醒年迈的养父,并摸出手机,用颤抖的双手给其他家人、亲戚打电话。

袁真素说,婆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家亲戚有近100人,有的收到消息后急忙赶来。有的身在外地,最远的在潮州,听到婆婆过世后也处理完事情,正在赶回路上。他们都想见到老人最后的遗容。

在袁真素手中,记者看到了何树彬老人的身份证。证件上老人的免冠照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神态慈祥。如今,这张略显老旧的证件,却被袁真素紧紧攥着,这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是婆婆坟堆里捡回来的,要不是她把我拉扯大,我早就没了……”捏着身份证,袁真素又想起了老人的疼爱:小时候家中没有奶粉,婆婆将大米熬成黏稠米糊糊,一口一口喂她;为增加营养,村里谁家有坐月子的妈妈,婆婆便带上碗去等;为感谢隔壁村经常给孩子喂奶的乳母,婆婆将家里唯一产仔的母猪送了出去……看了看身份证上婆婆的面容,想起往昔的一幕幕,袁真素一双眼睛又红了起来。

邻里帮衬,冬天虽冷人心很热

老人何树彬去世后,全村人自发前去帮忙料理后事。

村民张元香是第一个知晓老人去世的邻居。“昨天早上我5点过就起来了,准备吃早饭然后赶早场。谁知刚起床没多久,就听到鞭炮声响起。赶来一看,发现是何树彬老人去世了。”

瞅着老人全家悲痛不已,张元香感叹人生无常,主动张罗为老人穿寿衣、清理遗物、料理后事。

在张元香眼里,何树彬老人是位好邻居。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更何况是这位全区最长寿的邻居。“冬天冷老人家经常出门晒太阳,我们便陪她一起拉家常。” 张元香说,看到老人行动不方便,有时候她还会主动帮老人剪剪指甲。

闻讯赶来的,不止是张元香一位邻居。村民周小凤得知老人过世,主动电话联系当地一条龙餐饮服务,有的邻居主动从家中搬来桌凳,有的联系唢呐乐队,有的主动承担碗具清洗……记者看到,前前后后,不下于200人来来去去,帮助老人家里料理后事。

冬天是冷的,但涌动的龙塘村的人心,却是热的。

孝老爱亲,厚道乡风美德代代传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过世后,除了周边邻里前来主动帮忙外,中山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也为老人送上花圈,并对老人家属予以慰问。

龙塘村工作人员陈治霞介绍,儿女们根据老人生前意见,同意丧事从简,不搞铺张浪费。“老人对下一代的教育很好,身体力行,要求子女们勤俭节约。”陈治霞说,龙塘村民风淳朴,村民也很有善心,这与当地很多老人的传统美德分不开。

在村民眼里,已逝的老人何树彬和养孙女袁真素两人都是他们眼中的活榜样:41年前,老人何树彬从坟堆边“捡”回几乎没救的袁真素,艰难抚养长大,被当地传为美谈;11年前,袁真素毫不犹豫重回农村照顾意外摔伤骨折的何树彬,无微不至的关怀换来老人顺利康复。

2022年,何树彬老人和孙女袁真素的事迹还引起了中山镇党委、政府的关注,袁真素也先后被评为“中山好人”“重庆好人”。

感恩报恩、孝老爱亲,婆孙携手同谱一曲爱的传奇。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厚道乡风美德,在这里代代相传!

记者 江波

责任编辑:李红霞
编审:罗梅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网络问政、渝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