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丨厚道江津人刘贵英:小媳妇“一拖四”挑大梁,她把苦难日子熬得岁月静好!

2024-05-23 16:43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05-23

厚道江津人刘贵英:

小媳妇“一拖四”挑大梁,她把苦难日子熬得岁月静好!

在江津区先锋镇金紫村提起刘贵英的名字,邻居们都会竖着大拇指夸赞道:“多亏了这个小媳妇,一家人全靠她!”

一个女人一生能挑起多重的担子?身高1米4,体重仅80斤的刘贵英,看上去很瘦弱。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农村妇女却“一拖四”,先后将照顾瘫痪的婆婆、重病的丈夫、失能的二哥和痴傻的小叔子的“担子”挑起,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摇摇欲坠的“苦难之家”,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孝老爱亲的赞歌!

扛下责任——“他们是我的亲人,走到哪都不能丢下!”

1993年,刘贵英嫁给了丈夫程昌云,进入了一个“人员组合复杂”的大家庭。亲戚朋友都劝刘贵英不要犯傻,但刘贵英认为,程昌云人好,这样的家庭更需要人照护,于是不顾反对,毅然嫁进了丈夫家。

刘贵英正忙碌着张罗一家人的午饭

刘贵英将厨房打扫得干净整洁

上有年老多病的婆婆,下有先天性精神残疾的小叔子和在家卖菜的二哥需要照顾,面对如此家庭窘境,刘贵英没有退缩,与丈夫风雨同舟,用瘦弱的身体挑起“复杂”家庭的重担,她的到来使这个凌乱的家有了条理,有了生气。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程昌云在成都一私人木材铺工作时,不慎从二楼跌落,医治后取出破碎的头骨,后期精神恍惚,手不能正常屈伸。一年后,二哥程昌明突发疾病导致半瘫,无法正常说话和行走,丧失了劳作能力。2016年,程昌云又突发胰腺炎,送到医院抢救时,刘贵英的身上仅有1000元。经过1个月的治疗,丈夫才顺利出院,花费的数万元都是向亲戚朋友借才凑齐的。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但我不能放弃,他们是我的亲人,走到哪都不能丢下!”刘贵英在心里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个家散了!于是,擦干眼泪的她放弃外出挣钱,回家接过“重担”,还不断地给丈夫打气:“人还在就不怕,慢慢来,我相信总会好起来的!”

身挑重担——“只要有我一口吃的,我决不会亏待他们”

走进刘贵英的家,地面干净整洁,家具陈旧却摆放整齐。一幅装裱好的“家和万事兴”十字绣悬挂在堂屋墙壁正中央,这是刘贵英亲手绣的,也是她珍视的宝贝。她说,无论遇到多大困难,这个家都不能“散”。

刘贵英一家,左一为小叔子程昌德,左二为丈夫程昌云,左四为二哥程昌明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刘贵英家中,久病床前却有孝媳。2014年,婆婆因病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端水喂饭、擦洗身体……刘贵英一直悉心照料,可谓细致入微。一次吃饭间,婆婆大小便失禁,刘贵英立即放下饭碗,给婆婆擦洗,等都收拾完,饭已经凉了……这样的事时常发生,尽管是在寒冬,刘贵英也第一时间收拾利落,她的手因此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邻居来串门,都很纳闷,婆婆的铺盖都是干干净净,屋里没有一点儿异味。

2017年,近90岁高龄的婆婆在弥留之际放心不下兄弟三人,刘贵英宽慰婆婆:“只要有我一口吃的,我决不会亏待他们的。”就是这一份嘱托、一份承诺,刘贵英用自己的余生默默地坚守着。

刘贵英和丈夫搀扶二哥

尽管丈夫和二哥都需要人看顾,但是让她花费精力最多的却是痴傻的小叔子程昌德。“一个不留神,他就跑出去了,话说不清楚,又认不得回家的路,只有到处找。”刘贵英说,已经记不清外出找了多少次。最离谱的一次,刘贵英找遍了全村就是不见人影,打听有人看见他往大路走了,具体上哪儿,谁都说不清。行动不便的刘贵英只能打个摩托车外出寻找,先后辗转西湖、贾嗣、夏坝、李市、蔡家5个镇街,行程百余公里,终于在一条公路边找到了正在捡垃圾的他。看着一身都是泥土的小叔子,刘贵英又带着他去买了新衣服、理了发再回家。打那以后,刘贵英不厌其烦地领着程昌德在大路上认路加深记忆,甚至特意带着他学习煮饭,从勺米、淘米、放水,每个步骤她都一遍遍耐心细致地教。“这些事其实都教了几十年。”刘贵英说,虽然小叔子自理能力很难再提高,但这样教他,他会感受到尊重,不会像个孩子一样容易生气。

“她对丈夫一家人都很细心周到,这让乡亲们都很钦佩。”金紫村党委书记、主任龚春雷说。

乐观感恩——“希望可以力所能及地回报大家”

夏日金紫村,星星点点的房屋散落其间,一条条村级公路如银白色丝带串联着千家万户。刘贵英的家位于公路旁,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楼房窗明几净,四周弥漫着淡淡的椒香。

刘贵英正在花椒地里忙碌

记者见到刘贵英时,她正穿着一双高跟鞋在花椒地里忙碌,这是她今年增收的“法宝”,容不得马虎。为什么要穿“高跟鞋”?2017年,刘贵英在厕所摔倒,脚底骨折,导致脚掌不能正常弯曲,只好定制专门的高跟鞋,将前脚掌垫上,才能慢慢行走。

刘贵英穿着定制高跟鞋劳作

除了照料一家人生活起居,刘贵英还用瘦弱的身体扛起了养家的重担。早年期间,刘贵英和丈夫在江津菜市场卖蔬菜和水果。回家后,没有经济收入的她便在家里种植花椒、蔬菜,养殖鸡鸭,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努力前行。

“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现在压力比之前好多了。”这是刘贵英说得最多的话。近年来,在先锋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这个苦难家庭的生活逐渐好转。2017年刘贵英和程昌云申请了低保户,二哥和小叔子分别在2018年和2023年申请了五保户。经过这几年治疗和精心照顾,丈夫程昌云开始生活自理,这让刘贵英更加坚定了生活信心。

刘贵英不仅精心照顾家人,而且与左邻右舍相处友好。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听到村委会正在招募环境卫生整治志愿者,刘贵英看到消息后立刻报名,隔三差五打扫村里环境卫生,清理排污水沟、村道杂草。左邻右舍谁家遇到了事情,她也会主动去帮忙。“我们这个家全靠党和国家政策好,有太多的人帮助我、鼓励我,我很感恩。我希望可以力所能及做一些事回报大家。”刘贵英说。

村干部和网格员入户走访刘贵英一家

生活在同一村的周其芳,用“难能可贵”形容刘贵英。10多年前,她就听说了刘贵英的事迹,这几年相处对刘贵英有了更多的了解,“几位人的衣食住行啥都要管,天长日久,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也从来没听到她抱怨过,很难得!”

网格员唐志荣和刘贵英打交道已有多年,如今更是每周5天上门走访。说起刘贵英,话里话外都是钦佩。“她很善良勤劳、心态好,教育的孩子也很孝顺,我村好些媳妇都把她当成榜样,村上的孝老爱亲风气越来越浓了!”

刘贵英和网格员交流

谈起对未来的期盼,刘贵英只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希望家人们身体健康,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孝老爱亲躬于行。家里家外、春夏秋冬,31年如一日,刘贵英用勤劳和善良,诠释着“孝老爱亲、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传统美德,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记者 龙春梅 陈婷

责任编辑:程雨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