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消失的沙粒

2024-05-30 20:41    来源:
2024-05-30

午后阳光灿烂,到江津中白沙已是下午3点。

中白沙最大的看点是黑石山,之前已经来过两次。记得几年前来的时候,在和暖的春日里,曾经看见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女的撑着遮阳伞,静静地立在鹤年堂的石碑前。我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能猜到想什么,那情景牵动了我,于是我也在石碑前站立好久。如今这春日的阳光依旧温暖,并且有着春水般的力量,让人一站下来,就想起这里寓居过的名人来了。

黑石山“静谧中藏向上之力”是我自己的感受。春光不像秋光那样热辣,也不像夏日那样如火如荼,它明亮而宽阔,更是生机勃勃,其中那喷薄而出的光照,就仿佛是对生命的洗礼。

已经三年有余没到这儿了,走进就有一种久违感,幸而所有风物依然。于是我想起来,第一次走进这里心中的那一份惊奇和所写的诗:“黑石成山,轻烟化雾,林深树下鹰飞处。碧空悬日照行人,莺莺燕燕双双住。九曲池彰,二郎石固,潇湘独秀茶余路。止亭书院笑东风,等闲却把青春度。”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陈独秀的时候,不是他的著述,是他在黑石山育人。黑石山上的树荫,伴他度过最后时光。

黑石山的树荫下,还有诗人吴芳吉。

跟着一行人的脚步,来到黑石池的上方,那里有一座坟墓,埋着吴芳吉的尸骨。中白沙人对这里再熟悉不过,来这里不仅是为了纪念,还为了激励。

这里的人受过他的教诲,读到文字就心生敬仰,总要来看望祭奠。一位叫卢前的人,还写下了《吴碧柳》的诗:“开国文章期我辈,发挥忠爱几人诗。魂归应化辽阳鹤,爱晚亭前唱楚辞。”

吴芳吉13岁作文课就写出以诗论文,被誉为神童。1931年受聘江津中学校长,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亲自敲响校钟,集合师生上街抗议,并欲赶赴前线杀敌,被师生从江边劝回,作抗日诗《巴人歌》,因慷慨激昂朗诵晕倒讲台,次年辞世,年仅36岁。他被称为诗词改革先驱,是享誉一时的爱国诗人。

他像一株柔弱的草,被那个时代的冰霜摧残。他像草一样善良,用生命装点这个世界,无声地留存痕迹。

我们走着看着,指着说着,离开黑石山前往古码头。心想能看到一河坝的沙地,没曾想到了码头一看,是一个陡直的崖壁,河边是深水,磨出凹凸石阶分两边通向水边,从宽阔的石阶看得出昔日的繁华。站到石阶尽头,希望能看到沙坝,即便是一小块,令人失望的是,哪有什么沙坝,连湿沙也没见一粒。

中白沙不是称白沙坝么,沙坝呢?

当地作家刁平往上游一指,说看过去的这些高楼所矗立的地方,早先全是沙坝,好大一片呢。数年前搞开发,沙坝上建起了现在的建筑,差不多占了新城面积的一半。

人们在利用一切资源,能利用的用了,不能利用的想法子也利用了。这种现象不知道该庆贺还是悲哀。这时有鸟从头顶飞过,亮着嗓子叫了一声,音频在空中划了一道圈,跌落在建筑中消逝。像关掉了开关,耳边突然寂静,静得有些苍凉。

胡正银(合江作协)

责任编辑:徐莹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