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周孝芳:富民兴村“领头雁” 引领乡村焕新颜 

2024-06-14 16:08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06-14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也是乡村振兴一线的“排头兵”,更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当家人”。吴滩镇共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孝芳便是一位身残志坚、筑梦乡村振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温度服务为残疾人解忧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41岁的周孝芳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从小长短腿,肢体四级残,但她并未因此消沉,反而身残志坚,从普通残疾人到残疾人专职委员,从民政专干到共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凭借自身能吃苦的精神和不服输的性格,一次次的完美“蜕变”。

2012年,周孝芳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吴滩镇现龙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为村里的残疾人服务,她常常告诉自己,残联人专职委员不是一个福利岗位,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工作出色,2013年进入村两委,成为了一名民政专干,这一干就是8年。8年来,她始终坚持以“五心”为宗旨,做好残疾人工作,根据残疾人需求精准施策。

当被问到工作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周孝芳回忆道,2013年,有一户低保户因为家里线路老化,引起火灾,一夜之间烧光了全部的房子和家当。这一家一共5口人,父母年迈多病,大儿子精神二级残,二儿子还在上初中,儿媳妇离家出走多年,丢下一个5岁的孙子。这一次火灾无疑使他们本来不富裕的家雪上家霜,患有精神残疾的大儿子更是狂躁不安,几次竟然伸手暴打自己的父母亲。得知情况后,她在第一时间向镇残联为他们申报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并连夜把大儿子安顿到了江津残疾人康复中心。一个月后,一栋盖着蓝色琉璃瓦的80平方米的新房就落成了,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这只是周孝芳工作以来一心一意服务残疾人的事情之一。为残疾人落实危房改造、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申请辅助器具、办理居家托养服务、两项补贴……一桩桩一件件的惠民实事,背后是周孝芳及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和付出,她以实际行动密切鱼水关系,受到村里残疾人的交口称赞。

新兴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我们能有今天的变化,离不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孝芳的操心。”村里的残疾人说。

2021年因现龙村规模调整,新成立了共和村,作为共和村首届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孝芳就定下一个迫切要实现的“小目标”——村里的残疾人要被重点照顾,让他们的生活不仅过得去,更要过得好。

这几年,她一直致力于为残疾人发声,为残疾人谋求福利,积极对接相关单位,在多方奔走和积极协调下,2023年,共和村新建“共和村电商服务中心”,采用电商+实体展示+农资销售+农产品网上销售的运营模式,主要解决残疾朋友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一年不到的时间,共和村电商服务中心累计为残疾人销售农产品2万余元。

同时,为鼓励农村广大困难残疾人家庭发展庭院小家禽养殖产业,发挥农村“小”庭院致富“大”作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帮助残疾人家庭实现增收致富。周孝芳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通过联合江津区肢残协会,争取资金为11户困难肢残人员免费发放鸡苗200只,鸭苗30只,并通过共和村电商服务中心进行销售,将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帮扶,提高残疾人家庭自力更生致富的内生动力。

“有事找周孝芳。”已成为村民们的口头语,村民们朴实的赞誉,在周孝芳心中尤为珍贵。“也许我的腿跑不快,但心可以跳跃,我希望我的用心服务,能让更多的残疾人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是我人生的最大荣誉!”

作为一名残疾人,她珍视生命,努力学习,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她兢兢业业,坚守在残疾人工作“第一线”,竭诚为残疾人服好务。

记者 陈俊希 通讯员 李雪菲

责任编辑:马世豪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