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焦学恒:守护乡村40余载的“喜来乐”

2024-06-18 11:03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06-18

焦学恒,男,汉族,重庆江津人,1958年8月生,1978年4月参军,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先锋镇永丰村屋基卫生室乡村医生、永丰村永金党支部书记,先锋镇人大代表。焦学恒尽责敬业,41年如一日,像一颗钉子一样,深深扎根于永丰村这片土地,成为当地村民的健康守护者。2021年被评选为先锋镇优秀共产党员。

金紫山下,笋溪河畔。66岁的乡村医生焦学恒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野山地。谁家有个急病,一个电话,焦学恒带着医疗箱骑着“小电驴”立马赶到。他主要承担村上600余户村民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从医41年,焦学恒接诊病人数以万计,出诊数10万余次。“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拥有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永丰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焦学恒这样说,也这样做。

寒来暑往,坚毅不拔,做村民的“急事通”

1978年,19岁的焦学恒参军入伍,服务于团务卫生院。1983年退伍后,毅然返回家乡,成为一名乡村医生。30斤重的医疗箱,24小时待命,一通电话随叫随到,这是乡村医生焦学恒的日常写照。早年间,村里交通不便,村落分散,从泥泞小路走到现在的生产便道,从靠双腿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骑电瓶车入户问诊。交通工具在变化,而焦医生的初心却始终未改。41年间,焦学恒先后穿坏160余双鞋、骑坏6辆电瓶车,背坏4个医疗箱,出诊20余万次。

寒冬腊月,千家万户沉浸在欢声笑语和团圆温馨之中,而焦学恒却成了村里最忙的人。对焦医生来说,除夕夜出诊不止一次。2008年除夕夜,隔壁金紫村的村民突发疾病,高烧不退。接到电话了解情况后,焦学恒提着医疗箱就赶了过去。焦学恒打趣道:“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在家能出诊呢?”村民说:“焦医生,我信任你,知道给你打电话你肯定会来!”

“焦医生,我老伴在家不省人事,怎么都叫不醒,你快来!”凌晨接到电话,焦学恒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拿起药箱就往村民江燮贵家赶。三公里的山路,焦学恒开着电瓶车几分钟便赶到。一进门,焦学恒根据经验判断:是突发脑梗!他采取急救措施,赶紧联系车辆,将人送到医院急救,为85岁高龄的江燮贵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江燮贵老伴紧紧拉着他的手不放:“焦医生,要不是你,人早就没了。”

医者仁心,解除疾苦,做健康的“守门人”

焦学恒从医40余年,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有人敲门喊医,或是电话求医,他都起身出诊,平均每天出诊20余次。2015年,焦学恒本应要去永丰村大路边出诊,途中因避让对向而来的三轮车,不慎从电瓶车上摔下路坎,他忍受剧痛,简单处理了一下,将药品送达后才去医院,经医院检查焦学恒肋骨摔断2根,身体多处擦伤。住院期间,焦医生的电话也没停过,仅仅住院3天,焦学恒就迫不及待要提前出院,去照顾村里的病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有一些村民刚摆脱贫困,没钱看病的人还有许多,他就免费送医送药,先治病,恢复后再慢慢还钱。他的医者仁心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尊重,周围的村民也纷纷都来找他看病。渐渐的,他成了乡亲们心中的依靠。永丰村屋基大队的王怀义,是一名空巢老人,其子女都在外打工。2007年,王怀礼下地干活时突然晕倒,村里人马上给焦学恒打电话过去救人,所幸王怀义救治及时并无大碍。焦学恒知道王怀义家里困难,医治好后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老人无以为报,专程找到焦学恒,执意要把家中唯一一只母鸡送给他,焦医生不肯收,老人就要下跪。

“这次事情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真正理解了乡医这份职业的神圣之处,我不奢望自己能有多少收入,也不奢望能有多少休息时间,仅仅是想尽心尽力做好乡村医生这份工作,让每一位患者能够康复,这是我作为医生的使命,我感到十分自豪!”焦学恒说道。

舍弃小家,心为大家,做乡亲的“贴心人”

焦学恒说起永丰村的情况来头头是道,村内600余户村民有多少高血压人口、哪户有家族病史、哪户有糖尿病史、6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人,这些他都如数家珍,牢记于心。他经常上门复诊,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量血压、测血糖,询问病情,嘱咐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村里的老人,提起焦学恒满面笑容:“焦医生天天操心我们的病情,比自家孩子还细心呢!”

女儿焦玲娟看着父亲整天不辞辛苦地出诊,心中也稍有“怨言”。2024年大年初一,女儿焦玲娟带着焦学恒到重庆中心城区放松游玩,村里53岁的赵子山家属打来电话说其突发高烧,焦学恒听到后,连忙要求女儿立即返程。无独有偶,焦学恒一家在涪陵景区游玩时,几百块的门票,进去不到一个小时,焦学恒就着急要返程,只因为村里的老年人有需要。“我觉得他太辛苦了,还是希望能多放松一下,几十年没有走过什么人户,也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女儿焦玲娟心疼地说。

春去秋来,一袭白褂走村串户,他也亲眼见证了基层卫生事业和乡村振兴的长足发展。“过去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焦学恒回忆。如今,村卫生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生产便道修到家,如果有人突发疾病,十分钟内就能到家。为了满足村民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村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焦学恒经常在夹滩社区、永丰村等地开展免费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活动,让当地村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我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像我这样的乡村医生还有很多,我只是在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焦学恒说道。

通讯员 贺苗 白旭忆 蒋娟

责任编辑:李红霞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