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江津区发现同脉缟蝇亚属7个新种

2024-07-09 14:30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07-09 综合

这是什么?这不是苍蝇吗?它可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苍蝇!它属于昆虫纲双翅目缟蝇科Lauxaniidae,主要取食腐殖质或菌类,是降解有机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昆虫类群之一,部分种类的成虫有访花习性,有一定的传粉功能,而且它们对环境变化敏感,在欧洲被用来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评价的指示生物(Reddersen, 1995)。

或许你对蝇类没有什么好感,认为它们都是讨人厌的生物,也没有好好观察过这样的昆虫,但你仔细看这张图,是否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细节?通体黄色,翅几乎透明、具黑斑;胸部背面具有规则排列的鬃毛和许多短的微毛;头部两侧具有两个大大的、红色的复眼,显得十分醒目,而头的正前方,具有一对被称为“具芒状”的触角,什么叫具芒状?仔细观察吧,你来形容一下?你是否突然发现,蝇类也并非那么难看呢!

古语有云“连观霜缟,周除冰净”,意为月光照在楼台,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绢;庭院在月光的映射下,显得非常干净。“缟”在古代是为未经炼染的本色精细生坯织物,缟色指的是黄白或者乳白色,而非纯白色。由于缟蝇科的大部分种类体色为淡黄色至黄色,“缟”字来形容这一类蝇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言归正传,缟蝇科是双翅目短角亚目中种类较为丰富的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已知2100余种,是一类不可忽视的昆虫类群。在中国,已知400余种。同脉缟蝇属Homoneura是缟蝇科中种类最多的属,中国已知种类超过250种,作为其指名亚属(通常在学名中放在属名与种本名中间的括号内,如图1的拉丁学名,其书写规则与属名相同),同脉缟蝇亚属目前中国已知超过220种,但是,对于这样一类昆虫的研究,目前却连其多样性也没有调查清楚,尤其是重庆区域。

自2022年6月起,西南大学张志升教授团队联合国内从事双翅目分类的专家,前往我区四面山等地开展双翅目的调查与分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双翅目物种,比如四斑泰突眼蝇(拥有大眼界的小苍蝇——突眼蝇)。2024年7月2日,张志升团队联合河南科技大学的李文亮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动物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刊登了最新关于重庆江津区双翅目的研究成果,发表了采自江津区的同脉缟蝇亚属的7个新种。

7个新种分别为:

(1) 双锥同脉缟蝇Homoneura biconica Chen & Li, 2024

双锥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2) 膨突同脉缟蝇Homoneura dilatata Chen & Li, 2024

膨突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3)江津同脉缟蝇Homoneura jiangjinensis Chen & Li, 2024

江津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4) 微毛同脉缟蝇Homoneura microtricha Chen & Li, 2024

微毛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5) 多鬃同脉缟蝇Homoneura multiseta Chen & Li, 2024

多鬃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6) 锯缘同脉缟蝇Homoneura serrulata Chen & Li, 2024

锯缘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7) 四面山同脉缟蝇Homoneura simianshana Chen & Li, 2024

四面山同脉缟蝇,雄虫(头--前面观;翅;外形--侧面观;胸部--背面观;腹部--背面观)

“江津拥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适合像缟蝇这样的双翅目昆虫生存和繁衍。”采访中,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摸清“家底”尤为重要。自2021年9月开始,区林业局与西南大学、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合作,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调查。截至目前,仅双翅目就发现54科约300种,详细的鉴定还在进行中,目前已鉴定出57种,其中包括12新种2中国新记录种。

记者 江波

责任编辑:马世豪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