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区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提升现代化警务硬核实力

2024-07-22 11:30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07-22 部门频道

江津融媒讯(记者 阮瑞雪 通讯员 张金秋)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要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

彼时彼刻,区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还未成立,而是设在网安支队下的一个科室。殊不知,这个隐藏在角落不起眼的“小科室”在闷声干大事,成了区公安局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深化智慧公安建设、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贡献着力量。

大数据战略支撑基层治理

“一标三实+N”平台应运而生

区公安局科技通信科始终秉持大数据思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的殷殷嘱托。

“一标三实”便是这个科室的标志性成果。“一标三实”即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是由公安部门牵头的社会基础信息采集应用。

“以前我们采集这些信息时,靠的都是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拿着纸、笔挨家挨户去登记。”区公安局科技通信科工作人员坦言,这样耗时耗力,且收集到的数据质量还比较差。此后,他们不断探索信息采集更新路径,通过外出学习、改良系统、反复测试,最终二维码门楼牌诞生了。全区每一个标准地址都生成了唯一的二维码,研发出了智慧门牌“一码通”应用程序,江津成为全市第一个把二维码印上门楼牌并用于基础信息采集的地区。

不仅如此,区公安局还将扫码及通过其他方式收集到的各类社会要素信息全部整合起来,致力于摸清底数、重点管控、服务实战、创新机制,并依托该局自主飞行建模的高精三维地图,打造出了“一标三实+N”数据资源中台,实现了多类数据一图尽揽,不断丰富和延伸社区警务服务触角,为社会基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信息化建设助力警务实战

10分钟精准锁定嫌疑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指出,要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公安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的必然要求。当前,重庆正全力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区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积极融入其中,立足岗位,努力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上谋求新突破。

今年初,由区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牵头,联合治安支队、交巡警支队等部门共同拟定了《江津区公安局科技创新十项措施》,确定了今年区公安局要重点推进的10个科技创新项目,内容涵盖警务无人机应用、智慧交管等多个领域。

为清单化、责任化推动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取得实效,经多次研讨、修改,《江津区公安局科技创新十项措施实施方案》于6月12日正式拟发,并围绕总体目标、组织架构、职责分工、阶段任务,对每项措施中的项目进行了细致部署,牵头单位的分管领导加入每个项目组,督导项目进度。

《十项措施》里有一项叫“智慧警航”,是为了推进警务无人机创新应用制定的。区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培训了93名无人机操作手,发现并改造出了一批贴合警务实战的警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高空巡防、侦查抓捕、抢险救灾等领域。去年6月,区公安局出动M30T无人机,利用热成像技术,短短10分钟内便精准锁定了一名外区嫌疑人挟持人质逃窜到江津的具体位置,最终成功解救人质并抓捕了嫌疑人。

团队协作引领动力变革。区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以“科创领航员”定位打造的青年突击队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授予“专业型青年突击队”称号,科创中心被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授予“渝警楷模”称号并被授予集体二等功。未来,该支队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开拓创新的锐气,深入推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江津落地生根、突破见效,不断提升现代化警务硬核实力,加快形成具有江津公安辨识度的新质战斗力。

责任编辑:毕梦芸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