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充电车位被占?“津管家”出招解决
盛夏的骄阳之下,新能源汽车车主汤女士开着电量告急的车终于找到充电的地方,却没有空位,这种情况让她十分恼火。
“还有20%电量的时候,我就开始找充电桩啦,但到了地方发现充电的车位被其他车给占了,我只能继续寻找其他充电车位。”昨日,汤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
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充电站的充电车位经常被不需充电的车辆占用,一度引发部分新能源车主的不满和投诉。
事实上,汤女士所提及的情况并非个例。尽管大部分充电站都设有“充电车位,请勿占用”等提示,但仍有部分车主无视提醒。“霸位”的车辆不仅有燃油车,还有一些没有充电的新能源汽车。这也使得在充电高峰时期,部分新能源汽车无法及时补能,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无法充电,车主不能享受到低价充电优惠。
然而,这种现象却在东门路充电站得到了有效解决。
来自江津区“津管家”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熊永莉告诉记者:“近两年,区津鼎公司与电力公司将东门路停车场改造为充电站,安装了12个充电桩、24把快充枪,极大地方便周边群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该停车场秩序混乱,出现部分燃油车长期占位和部分新能源汽车充电完毕后未及时驶离等现象,进而引发扎汽车胎、损坏道闸系统等治安和市民到多个部门投诉等问题。”“津管家”工作室收集到群众的意见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判,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东门路充电站占位问题:一方面升级智能管理道闸,完善入场须知公示牌,对车辆进出进行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对充完电后不及时离开的新能源车辆按小时收取占位费,即入位两小时内免费、两小时后4元/小时。通过近期的集中整治,该充电站已充分发挥功能,停车秩序明显改观,车主的充电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充电车位被占用、充电不便等突出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收取充电车位占用费,而是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充电车位有效周转。我们也将会同相关单位逐步推广东门路桥下充电站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区城市管理局会同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的管理机制,提高充电设施利用效率,进一步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 胡耀方 实习记者 王瑜惠 通讯员 吴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