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夯实要素保障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我区提升要素保障工作综述

2024-10-30 17:06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10-30 综合

江津融媒讯(记者 王笑伊)要素保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我区各相关部门着力强化企业生产用能保障、人力资源供给,提升用地质量和效率、推进市政公用服务改革,不断提高资源要素的保障能力和配置效率,全面优化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各项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助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筑牢能源基石 助力绿色发展

“我们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于今年6月中旬建成,7月发电80万度,能解决企业50%的用电,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为企业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可靠保障。”重庆敏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敏华家具”)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布式光伏项目利用厂区厂房屋顶建设了装机容量为6000千瓦的光伏电站,预计今年年发电量超400万度,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在区发展改革委的推动下,屋顶光伏建设已在我区全面铺开。截至9月底,全区已建成屋顶光伏项目158个,装机容量约16.07万千瓦。其中,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119个,装机容量约15.5万千瓦;公共机构屋顶光伏项目2个,装机容量约0.19万千瓦。

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我区能源转型的缩影。风能发电、农业与光伏技术的融合创新,以及蓄能项目的实施,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风电领域,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产生1.6亿度的清洁电力;在农业光伏领域,与大京集团和重庆能投集团签署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到74亿元人民币,总装机规模达到160万千瓦;在储能领域,先锋镇储能项目总投资3.8亿元,规模为110兆瓦/220兆瓦时……这些项目将陆续在石门镇、龙华镇、先锋镇、贾嗣镇等地落地建设,实现农业生产与清洁能源发展的和谐共生。

“我们立足全区新能源结构特点,采取多元化发展、多能源互补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全面构建起风、光电等多种类清洁能源开发新格局。”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区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发挥项目推进“店小二”精神,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全程服务,协调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按时投产做足保障,推动我区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引领 提升用地质效

“积极响应政策落地,心系企业健康发展,感谢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对企业的关心与帮助。”重庆柏炜锦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重庆柏炜锦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鹭湖长J05-04-1/05地块项目”在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成功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手续。“在项目办理过程中,我们紧抓《重庆市城市立体绿化鼓励办法》《中心城区立体绿化住宅试点工作细则》等政策宝典,将政策优惠最大化,助企纾困,减少了办理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近年来,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理念,聚焦用地审批全流程,全系统主动靠前服务,为重点项目的选址选线提供合规性分析等支撑性、基础性服务,引导项目用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定额标准和供地政策,确保项目用地顺利通过审批。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全区共取得建设用地批复294件,报批建设用地总用地达6万亩,其中工业用地1.9万余亩,有力保障了东方雨虹、顾家家居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建设。项目用地保障的不断强化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还扎实推进农房登记工作,着力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将农村不动产登记窗口前移至30个镇街规划自然资源所,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办证所有流程均在属地规划自然资源所即可完成,真正实现“农房登记办证不出镇”,极大地节约了群众的办事成本。涉企不动产一般抵押登记、20项高频业务办结时限缩短至60分钟以内。

优化公用设施 加快项目落地

“供电部门办事效率太高了,从验收装表到送电结束,只用了40天时间。”武骏重庆光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感叹道。

去年12月8日,江津供电公司在收到武骏重庆光能有限公司高压分布式电源报装申请后,高度关注并将其纳入重点项目进行管理,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企业约定勘查时间。施工完成后,江津供电公司于今年1月组织验收,并于验收通过当天装表完成送电。

不仅如此,为保障武骏重庆光能有限公司与和友重庆光能有限公司同时用气需求,江津天然气公司仅用12天时间便完成了与原有白沙工业园区供气管道的连接工程,预计年累计保供供气量达0.8亿方。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区政府出台了《江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4-2027年)》,取得不少成效。

特别是在优化公用设施服务方面,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相关企业积极配合,全力做好水电气等供应保障,向社会公开用水、用气、用电等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进一步压减用水、用电、用气接入时间;推行水电气报装全流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实现全业务流程网上办理;积极推动利用“渝快办”平台推动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在开办企业和建设前期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面提升了辖区水电气报装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回应企业所需 保障人才供给

今年年初,2024年春风行动暨川渝合作现场招聘活动在圣泉街道商务广场举行。招聘会上,120余家区内外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齐聚一堂,带来超过10000个岗位。

“这次招聘会真是下了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储备优秀人才、投产达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对在江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对区人力社保局引才工作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7场,服务企业1400余家,共提供岗位5.16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万余人次,为企业用工引才保驾护航。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牢牢抓住人才引育关键环节,下好引才育才“先手棋”,抢占人才服务“制高点”,打造营商环境“引力场”,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提供智力支撑。区人力社保局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方式,以“真金白银”投入,给予顶尖科技人才(团队)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助、高层次人才最高200万元安家补助,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以“真招实策”创新,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从2021年开始,我区人才工作经验做法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典型,为全市唯一;以“真情实意”留才,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近200家,健全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推动人才发展质效取得新突破,全力打造人才最优生态。

责任编辑:马世豪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