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样子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4-12-31 10:18

原始农业忒落后,马拉牛犁搞生产。百姓蜗居泥草房,吃穿冷暖苦不堪。

听到这一段话,是不是有一幅落后、贫穷场景在你的脑海中闪现,这是老一辈农村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国农业农村翻天覆地,一项项扶持政策坚定守护底线任务,一个个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处处和美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

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农业是“兴”的

今年10月,在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在滚滚稻浪中来回穿梭,村民正忙着将刚刚从田里收割回来的稻谷进行摊平晾晒,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近年来,各地通过平田整地、建设农田林网,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深松、深耕及全程耕种收农机作业水平,强化病虫草害监测防治,协调引进新型作业机具,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提高了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奠定了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农村是“美”的

青山环绕之中,河水潺潺流动,目之所及的是一排排小洋房,白墙灰瓦,依山而建,一畦菜地瓜果飘香,干净宽阔的路面直通到家门口,房前屋后景色如画,好一幅美丽乡村入画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近年来,各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家家户户能够享受到源源不断的供水、稳定的供电、清洁的天然气、流畅的网络服务。人居环境逐渐向好,旱厕、危旧房等被一一拆除,院落、外墙得以美化,空地也得到了有效整理,脏乱差的环境早已不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已然成为现实。

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农民是“富”的

近日,奉节县举办了2024年度脐橙订货会,来自北京、浙江、河北等地的经销商踊跃签购奉节脐橙15万吨,总金额超10亿元,一颗橙跨越千里富裕了奉节橙农的钱袋子,奉节脐橙只是千万个农产品中的一个缩影。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牵挂的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

要增加农民收入,必然离不开产业发展。各地在培育发展产业上都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南川区在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的高海拔乡镇发展漂流、康养、露营等“清凉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綦江区永城镇充分利用优质水资源发展鲜虾、锦鲤等特色水产,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江津区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已形成独具地域特色并具有较好市场需求的富硒产业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兴,百姓富。乡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起来了,农民的腰包就鼓了。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到农村,扎根农村,振兴农村!

来稿单位:杜市镇

编辑:马世豪
编审:马世豪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