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情结
◆王勇毅
饺子,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品相高雅,美味无穷,寓意美好,深受人们喜爱!父亲是北方人,喜面食,好杜康,老家有谚语“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美事。逢年过节,我家包饺子是头等大事,形成这种节日菜谱的主要是父亲的习惯,母亲做的猪肉韭菜馅饺子、猪肉红萝卜饺子美味可口,母亲是本地人,她做的菜肴、调制馅料实属上乘。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全球多个国家、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共享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饺子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祥和气氛,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在除夕、正月初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会吃饺子,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团圆美满。资料记载,饺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发明,在寒冷的冬天耳朵冻伤,他便用面皮包裹祛寒药材,形似耳朵的食物,称为“娇耳”,煮熟后分发给百姓食用,不仅帮助他们抵御了伤病,还治好了冻耳,这种食物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并演变为今天的饺子。饺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财富,不同馅料如韭菜、白菜、芹菜、红萝卜等寓意长久财富、百样之财、勤劳进财、红火招财等内涵。
家人一起包饺子,增强情感联系,祈求幸福平安,饺子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一种美食,家庭团聚的展示,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从小我家就形成了过年过节、接待客人吃饺子的习惯,父母认为包饺子是接人待客的最高礼仪,无论何时,主人亲手制作,都是中国人最高的餐桌礼遇,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母亲手把手的教授下,我从小就学会了制作饺子的全过程,掌握了从购物、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等程序。
心手合一,方得手作之美,口福之悦!猪肉韭菜馅饺子即久财之意,对天长地久的祈福。饺子要好吃,食材是关键,我家喜欢吃猪肉韭菜馅水饺,购买新鲜猪肉需要选前胛子肉,半肥半瘦,手工剁的肉馅比机器搅肉香得不是一星半点,有口感,不柴不腻,香味四溢,猪肉和韭菜等素菜的比例为1:0.6,适当配些小葱,这是我小时候跟着母亲学调馅的技艺。在绿豆大小的肉馅中加入盐、料酒、味精、糖、姜末、花椒粉、芝麻油,打入鸡蛋清,顺时针方向搅拌入味,静置片刻。加入切碎的韭菜、葱花,搅拌均匀且上劲,即成猪肉韭菜馅。
猪肉红萝卜馅水饺,制作方式类同,要将红萝卜煮软,切成小丁拌上猪肉馅,配上小葱,煮熟的水饺咬开后,透出红彤彤夹青绿的肉馅,实在诱人的味蕾。根据我对美食的体会,所有的香都来自于脂肪,所有的鲜都来自于蛋白质,所有的鲜香都来自于食材的新鲜,构成了美食的基本元素。和面是前奏,在面粉里加入少许盐,加盐是为了让饺皮更筋道,缓缓倒入清水,反复揉成面团,软硬适度,拍打有嘭、嘭、嘭的响声,盖上湿布醒发半小时左右。将醒好的面团分为小面团,拉成长条,分为大小合适的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周边薄的饺子皮。大家开始分享劳动成果的幸福时刻,包饺子要包出品相,从传统的手法入手,有的包出了花边水饺,像个小艺术品;更多的是包出了月牙水饺;麦穗水饺,形状如同麦穗,其实,包得最好的是馅料足,褶子规矩成形,久煮不烂。
中国人制作饺子的名堂多,有猪肉韭菜馅、猪肉白菜馅、猪肉红萝卜馅、牛肉、羊肉芹菜馅、鱼肉三鲜馅、素菜馅、鸡蛋韭菜馅,海鲜馅,除了水饺,还有蒸饺,烫面饺,锅贴饺等,煮饺子也是有讲究的,要用大锅宽水,分波次煮,现煮现吃才是最香最美的。沸腾的锅里,放入适量的饺子,下锅后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上演着人间烟火气。饺子在锅里翻滚,为了防止爆皮,需要添加少量的凉水,使其降降温,待三翻三滚后,饺子陆续浮出水面,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可以出锅了。吃饺子沾着陈醋和蒜泥儿,皮薄馅大的韭菜馅饺子,滋滋的冒着热气,一口饺子一口生蒜,品一口温好的老酒,每一口都是口福之悦的享受,应了那句老话:“好吃不过饺子”,冒着热气的饺子香味满屋飘香,沁入心脾,那个香滋滋的味儿,令人垂涎,这就是挥之不去的妈妈味道,浓浓的饺子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