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8000斤!这里的2000亩儿菜大丰收啦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2-27 15:47

江津融媒讯(见习记者 杨雪莹 实习记者韩柯叶)二月天暖,春天的田野里翻涌着翠绿的波浪。2月26日,在江津区德感街道红豆村的儿菜田里,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收儿菜,2000亩翠绿的菜田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翠绿的儿菜田

走进田间,记者看到新鲜脆嫩的儿菜整齐排列,村民们动作娴熟利落,弯腰采收、装筐搬运,田边的路上堆满了一筐筐采收好的儿菜,等待收购。

村民正在田间采收儿菜

“今年全村儿菜种植面积有近2000亩,亩产量能达到8000多斤,收购价每公斤0.6元至0.8元,主要销往重庆周边及云南昆明等地。”红豆村党委书记黄永成说,3月底完成采收后,土地将无缝衔接种植玉米,实现“地不停耕”。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儿菜种植全程都没使用农药,而且剥下的儿菜叶留在田里当肥料,土壤肥沃,儿菜也长得更好。”

等待发货的儿菜

距红豆村不远的重庆市艺昌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又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工人正对儿菜进行清洗、腌制、分装和打包。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加工不仅可以延长儿菜的保存时间,还拓宽了销售渠道,成品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全国,进一步提升了儿菜的经济效益。

儿菜正在进行一系列加工

近年来,红豆村大力发展“儿菜+糯玉米”的轮作模式以及订单收购加工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延伸了产业链条,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户均增收达到4000元。如今,小小儿菜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书写着“绿叶子”变“金疙瘩”的新篇章。

泡儿菜成品

近年来像红豆村这样通过蔬菜产业致富增收的村社有很多,如吴滩镇郎家村、白沙土地村等,其发展的蔬菜基地都是江津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典型缩影。蔬菜产业作为江津区“1324”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中的三大保供产业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江津区正全力打造“一带一区N园”(沿江早菜带、高山蔬菜区、设施蔬菜园)的产业格局,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转型,进一步帮助群众拎稳“菜篮子”。
 

(欢迎周边地区的商超、酒楼以及公司工会等团购预定,同时也欢迎市民、游客到现场购买。联系方式:朱队长13452912579;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红豆村。)

编辑:李红霞
编审:肖彦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