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里的温暖守候:一碗手工粉慰藉几江不眠人







春寒未散的深夜,北固门街4-3号透出的暖黄灯光,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注脚——
时针滑过午夜,老长沙手工粉店的玻璃门被络绎推开,白雾裹挟着骨汤醇香漫溢街头。
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把最后一口手工粉嗦得滋溜作响,隔壁桌刚下班的张大姐舀起一勺香喷喷的小炒牛肉煲仔饭,90后老板陈俊明站在氤氲热气后擦拭案板,墙上"不回家吃饭,就到老长沙嗦粉"的文字在蒸汽里若隐若现。
这间24小时不打烊的小店,藏着退伍军人的江湖柔情——
“2008年我在部队训练时就想着,要是能开家随时能喝上热汤的店多好。”陈俊明摩挲着退伍证上的烫金字,在面桶里翻滚着的面条,正飘着面香。
从保险销售到火锅店老板,这个江津小伙兜转十年,终于在去年5月20日让北固门街亮起不眠的灯。现熬八小时的鸡汤在大锅里咕噜冒泡,现切的手工粉在沸水中舒展腰身,十余种浇头在明档前码成彩色阵列,深夜食堂的烟火气里,藏着退伍炊事兵对城市的温柔守候。
深夜十一点后的老店,是都市夜归人的情绪收容所——
急诊护士小周是老长沙的老顾客,更是该店的铁粉,到了每天的饭点时间,手机短信就传来声声震动,提醒她又该到老长沙去吃她最中意豌杂面了;代驾老李的电动车把手上挂着专用保温箱,凌晨两点准点来取加了卤鸡腿的铜锅三鲜米线;就连对面写字楼的CEO也会卸下领带,对着碗手工水饺发呆,似乎在想着什么……
35元的全小火锅里卧着新鲜的蔬菜、还有现打猪肉搓的丸子和老坛酸菜一起煮的滑肉,免费续加的爽口菜在瓷碗里堆成小山,这里没有扫码点单的冰冷,只有陈老板那句带着江津本地口音的"加不加个荷包蛋呦"。
“江津老长沙手工粉”的抖音评论区里,写满了食客们的心声和建议——
有货车司机写下的油辣子好评,有考研学子写的"上岸后要来吃三天三夜",还有失恋女孩用泪水写下的"比爱情更暖的原来是老长沙的豌杂面",更有学弟学妹们叫嚷着分店开到他们学校门口来的心声……
春分后的夜风仍带寒意,但穿过那扇永远明亮的玻璃门,总能看见生活最热气腾腾的模样——在这里,深夜不是时间的终点,而是温暖的序章。
地址:北固门店:几江街道北固门街4-3号
中昂店:鼎山街道东关路123号
营业时间:24小时
记者 胡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