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党校这场讲座把“大道理”讲成了“身边事”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付川江)4月8日上午,区委党校407教室内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青年骨干教师蒲逸以“‘六个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题,为江津区第14期科级中干班学员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生动趣味的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活”了起来。
理论深耕:从“六个必须坚持”看时代创新
蒲逸老师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成果,系统阐释了“六个必须坚持”如何既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又立足新时代语境实现理论突破。她指出,这一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创造性发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
寓教于乐:让哲学理论“接地气”
讲座中,蒲逸老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基,融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丰富鲜活的案例。她时而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名言,时而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与学员互动,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生动阐释。在分析“问题导向”时,他以基层治理中的具体难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剖析矛盾、解决问题,让学员们切实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没想到哲学课可以这么有趣!”不少学员在课后纷纷表示,蒲老师的讲解让“高大上”的理论变得“接地气”,既解渴又受用。
互动共鸣:掌声与思考交织
课堂上,蒲逸老师十分注重与学员的双向交流,通过设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当她谈到“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时,引发学员们对中国未来发展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热烈讨论。现场多次响起的掌声,既是对精彩讲解的肯定,更是理论认同与情感共鸣的体现。
此次讲座是区委党校深化理论武装、提升学员素养的重要举措。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对“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解,更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在新征程上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