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 (老街·老巷·老房子)征稿启事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为充分发挥文史资料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作用,江津区政协决定编辑《江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老街·老巷·老房子),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文史资料,诚邀全区各部门、镇街、各届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文史写作爱好者投稿供稿。
一、征集主题
本次征稿主题为“老街·老巷·老房子”,是指江津区30个镇街中除被划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市级传统保护街区、传统村落和50个庄园以外的老街、老巷、老房子,同时适量征集有意义、有价值的新发现的文史资料。
二、征集原则
(一)把握正确方向。征集编辑文史资料,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正确方向。撰写文史资料要牢牢把握政治关、史实关、导向关、文字关。文章开门见山,杜绝假大空或口号,语言上朴实无华、平实明了,不要华丽词藻。
(二)坚持“三亲”原则。作者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人和事,包括但不限于:一是本人亲身经历的回忆录;二是向有亲身经历人士调查访问的记录;三是向亲身经历者调查访问整理的对某一人物或事件较为完整的资料;四是根据本人经历对各种文献资料或他人撰写资料所作的考证、订正或补充。
三、征集要求
(一)稿件要求
征集以文字稿为主、图片为辅。文字稿采用记述的方法。文稿主要包含7方面内容:
1.老街·老巷·老房子的基本概况,即文稿开篇概述。包括方位、四至界、长度、宽度、居住人口等。
2.老街·老巷·老房子历史沿革。初建、改建、复建、扩建时间等。一般要100年以上。有特殊意义的可除外,比如名人故居,或有重要标志性的老街、建筑形状非常特殊等,50年以上也可。
3.老街·老巷·老房子的形态特点。是否中西合璧、川南民居、四合院、多崇堂、吊脚楼等,雕刻图案如何等,结构、形状、有无翘角、窗牖、基础、砖瓦、街面等特色。
4.老街·老巷·老房子民俗风情。对早前的商业状况作介绍。如竹器一条街、洋布街、好吃街、秧秧街等。
5.老街·老巷·老房子发生的重大事件、址内原有重要单位、学校,重要遗址、遗迹、走出的重要人物。比如地下党交通站、联络站,重要会议遗址、重大案件、名人居住点等。
6.老街·老巷·老房子的保护和发展建议。
7.照片。提供一张或两张照片并配文,包括现在的照片、早前的照片等。
(二)文字要求
稿件做到文字简洁,原则上2500字以内(不包括照片)。编辑可以对来稿进行核对并适当修改。不同意修改者,请在稿件上予以注明。
四、投稿要求
投稿方式一律采用电子文稿。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稿件一经采用,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 2025年7月20日。
电子文稿投稿邮箱:收稿邮箱:jjzxwszl@163.com;联系电话:13594119550(何老师)、19922361799(袁老师)。
稿件撰写咨询电话:13983918313(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