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本土音乐人黎强作词的原创音乐《成渝兄弟》唱响巴渝大地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4-15 09:36
9

“穿着同样的衣,行着同样的礼/逢年过节最高兴的是串门坐席/茶香宽窄巷,酒浓海棠溪/一场龙门阵哟,哥俩越摆越有趣……”近期,由江津本土音乐人黎强作词、四川作曲家王富强作曲、四川民族歌舞团青年歌手罗尔吾首唱的原创歌曲《成渝兄弟》在网络平台和大街小巷热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用音乐艺术的独特方式演绎的下好川渝“一盘棋”,唱好成渝“双城记”的倾情之作,也是重庆四川两地艺术家联袂推出的精品力作,“二强”的携手本身就是成渝“强强联合、唱响双城”的最好写照。

《成渝兄弟》立足巴蜀一家亲、成渝一家人、巴山蜀水心连心根连根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情怀,抓住“一样的米”“一样的戏”“同样的衣”“同样的礼”这些鲜明的特点,从“老故事”“老黄历”“老规矩”“老童谣”“老屋基”“老户籍”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入手,用亲切的音乐语言把“成渝好兄弟”“成渝亲兄弟”这种割舍不了的情谊娓娓道来。

《成渝兄弟》作为音乐艺术在感情表达方面,虽然以重庆为代表的川东以高亢明亮著称,而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西以清新明丽见长,但这首歌抒发成渝兄弟情,刚柔相济,借助“一把爆米花哟,哥俩越吃越安逸”“一场龙门阵哟,哥俩越摆越有趣”,瞬间将空间置入心间,把从前移到眼前。尽管成都和重庆在上个世纪末“分家”,但两地人民从来都是“哼着老童谣,念着老屋基,走了南来又走北,心中留着老户籍”。一样的成渝地缘情,相同的兄弟血缘情,情优于义,血浓于水。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文化同脉,巴蜀同根,再现成渝两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同脉和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的原创歌曲《成渝兄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更具有其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成渝兄弟》的作词黎强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创作《老家在中国》《我的名字叫七一》《炉膛与胸膛》《老大哥》等歌词。《成渝兄弟》的作曲王富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素有“巴蜀奇才”“能唱的诗人,能词的作曲家”“多栖高产作家”之誉,现供职于四川省文联。

随着《成渝兄弟》的唱响,据了解,两地文旅部门已启动“《成渝兄弟》主题旅游线路”,串联歌词中的宽窄巷、海棠溪等18个地标;教育系统将其编入乡土教材,通过音乐课实现文化传承,这无疑是对原创音乐作品《成渝兄弟》艺术价值的最大肯定。

《成渝兄弟》

黎强

吃着一样的米,唱着一样的戏,

从小到大最熟悉的是蓑衣斗笠。

逛街春熙路,玩耍十八梯,

一把爆米花哟,哥俩越吃越安逸。

啊,听着老故事,数着老黄历,

说了东来又说西,嘴上挂着老规矩。

穿着同样的衣,行着同样的礼,

逢年过节最高兴的是串门坐席。

茶香宽窄巷,酒浓海棠溪,

一场龙门阵哟,哥俩越摆越有趣。

啊,哼着老童谣,念着老屋基,

走了南来又走北,心中留着老户籍。

啊,成渝好兄弟,打心眼里欢喜,

生庚八字记得准,少小老大在一起;

啊,成渝亲兄弟,一辈子有福气,

麻辣鲜香穿肠过,祖训家风不忘记。

编辑:肖彦
编审:肖彦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