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的难点及路径选择 ——以华博水务党支部创新发展为例
◆袁伟
摘要: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以华博水务等企业为案例,分析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的推进难点,并总结了国企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新要求,提出了国企党建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国企党建;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评价矩阵;党建品牌建设路径;
协同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国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基层党组织作为“基本细胞”,是贯彻落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应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国企党建创新推进难点
近年来,国企党建经历“强基固本”“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提高”三个阶段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以华博水务等为例,仍面临诸多难题。
重庆市江津区华博水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目前负责重庆枢纽港产业园A、B区的供水和污水排水,为区国资委认定的市场化运行企业。2024年前,其党建工作面临如下问题:
1.提升思想认识难
主要考核指标围绕经济绩效,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党建工作停留在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学习等理论层面,工作计划性不强、内容较虚,未能将党建作用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出来。
2.拓展党建阵地难
党建工作的阵地一般为“平台+内容”,平台又分为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华博水务党支部之前没有成熟的线上平台或线上党建入口,且线下平台的形式也很单一,甚至只有一个党建宣传栏,党建的线上、线下双阵地难以协同联动。党建工作内容集中于会议精神及领导发言,缺乏生动的形式和内容,员工关注度低,党建阵地自然难以拓展。
3.融入文化建设难
国企党建工作熔铸着党的精神,交织着企业文化建设。华博水务之前的党建工作、文化建设成了两张皮,难以形成相互交融的党建文化体系。因此,导致企业文化带动作用有限,党建工作流于表面,精神传承与方向指引作用难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
二、国企党建创新发展要求
《关于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国企党的建设做好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随着“企业制度改革”“双一流企业建设”的提出,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要求国企党建工作一体化发展。关于党对国企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用两个“一以贯之”概括:“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就要求党组织开展相应工作时应与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相互适应,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定党委会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和运行规则等,动员并引导广大职工参与。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探索与中国特色现代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成为国企党建工作的实践逻辑之一。
按照区国资委的安排部署,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要求国企党建工作日常化。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要求国企打造管理标杆,围绕生产经营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做好顶层设计与子企业创新精神的联动。相应地,党建工作的重点也应从单一对党员、职工群众的政治动员转移到“政治动员+职工发展”相结合,如开展改革宣讲、“优秀共产党员”评比等活动,将职工群众的着力点引导到“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上来,为党在企业的领导权、决策权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职工群众则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断加深对国企改革的理解和对自我革新的认同,自觉地将自身的提升与企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
构建党建全局一张图至关重要,要求国企党建工作品牌化。党建品牌建设是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要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成熟经验和优秀成果,通过引入品牌理念,找准品牌建设的切入点,遵循品牌建设的规律打造国企党建品牌,从而更好地推动国企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三、国企党建创新路径选择
结合华博水务党支部去年以来的探索,笔者认为,根据国企党建的实际困难以及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国企党建工作创新可分为“做好党建摸底工作-建立评价体系-做好制度保障-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打造党建品牌”五个步骤。
1.党建摸底工作。
首先要摸清公司经营发展状况,特别是党建工作开展的情况,做好党建摸底工作,建立党建工作评价矩阵(如图所示),按照对党建工作重要程度的认知及党建实践情况进行划分。认知程度和实践情况均在平均值以下的基层党组织需要做好创新引入工作,打造特色党建工作体系;认知程度和实践情况均在平均值以上的基层党组织则需要做好总结推广工作,摒弃无效或低效的党建活动;仅认知程度较高,但和经营结合不够紧密的基层党组织需要将认知转化为实践;仅实践情况较好的基层党组织需要做好党建文化的提炼工作。
2.搭建评价体系。
为保证党建工作摸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需要结合实际工作搭建党建工作评价体系。首先,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完善考核标准、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工作清单,对管理情况进行评估,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工作成果。其次,根据各支部工作成果,打造示范标杆,发挥引领作用,总结做法、提炼经验,并全面推广,进一步提升支部建设水平。最后,细化考核指标,将年度、月度工作要点细分形成清单,层层落实,制定工作汇报模板,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程序化、模块化。
3.做好制度保障。
一是做好高位推动的制度保障。保证党建工作的高位推动作用,加强党对国企组织机制、制度等方面的管理,保障国企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二是顺应公司管理架构调整党建管理结构。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华博水务等市场化程度高的国企已经开始探索扁平化管理路径,党建管理结构也需随之调整,搭建“扁平化”党建管理模式,有助于政令畅通,减少上传下达任务的中间环节,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便于党建活动的开展。三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深化党员示范作用,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攻关过程中,通过建设“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攻坚。
4.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党建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前提是丰富、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提高吸引力。
首先,促进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协同开展。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主题教育学习、主题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创新团队互动模式;如前往革命根据地学习党史精神,组织品读相关优秀书籍,筑牢思想根基;联合工作岗位进行工程突击,锤炼工作能力等等。
其次,党建工作要走出去,走进社区了解群众切实需求,走进兄弟单位学习优秀工作经验,要真听真看真体会。只有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每个职工都对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建工作才能立得住、稳得下、沉得深。2024年以来,华博水务党支部就走进重庆水务江津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厂等开展联建活动。通过现场学等方式,让水损和制水成本等降低20%以上。
5.打造党建品牌。
党建品牌建设是系统、动态的,基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构建品牌建设路径,应从构建精神文化起步,优化管理、规范行为,最终形成党建品牌。精神文化是党建的内核,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担国企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做贡献,为民造福,这是国企之根本;制度是保障,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队伍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行为方式在企业精神文化的引领下,折射出企业风格;党建品牌文化则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呈现的所有文化观念的综合。
在数字化时代,党建品牌建设需要搭建“党员服务中心+互联网平台”、双阵地,党员服务中心可以保证线下实践的同期推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的单位参与线上活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巩固精神文化,打造党建活动室,落地党建制度、事务流程,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学习心得、优秀支部活动,让各个支部更有参与感。
“1+N”平台建设首先需要明确核心“1”,可以是党群办、党群部等组织机构,也可以是上级党组织等,保证党群工作的落实。其次打造“N”个互联网教育宣传阵地,保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可及性,打造党建线上专题,搭建线上多样化宣传平台,包括企业网页宣传平台、内网宣传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专栏、党建特定公众号等,丰富宣传路径和内容,促进党建“走下讲台、走向群众、走进心坎”。在党建的引领下,华博水务2024年经营实现六大亮点:供水超1000万吨、日处置污水实现翻番、装新改旧100%、八大项目全面推进、降本增效1000万元、实现营收4600万元,同时为华博水务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华博水务党支部副书记 江津区水环境发展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