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江幼儿园欧阳美云:初为人师遇甘霖 在传承与变革中守护童年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5-23 16:19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欧阳美云)一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踏入幼儿园,那时的我,以为教育就是倾囊相授自己所有的知识;如今,《学前教育法》的出台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非灌输。从学生到教师的这段时间,我见证了幼教行业从经验主导到科学育人的转变轨迹,《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则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和方向指引。

(一)从管理到观察:教育视角的转换

刚参加实习时,我的带教老师传授的首个“秘诀”是让孩子们“安静听话”。那时的教室里,整齐划一的“小手放膝盖”是最常见的风景。《学前教育法》“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尊重学前儿童人格尊严,倾听、了解学前儿童的意见”的表述,让我想起班里那个总把积木搭得奇形怪状的男孩,从前,我会纠正他“不能乱搭,按主题来”;那天,他又脱离小鸭子主题自由发挥的时候,我蹲下来问:“能告诉老师你做的是什么吗?”他兴奋地说“这是小鸭子的侧面”,原来他的乱搭自有章法。我忽然懂得:法律不是束缚的锁链,它倡导的不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我们尊重与守护儿童精神世界的指南。

(二)从“预设”到“生成”:课程观念的革新

上学期我曾精心设计过一个关于季节变化的活动,准备了精美的PPT和教具。当讲到“秋天树叶变黄”时,一个孩子突然问:“老师,为什么幼儿园里有的树叶不掉呢?”我一时语塞。《学前教育法》强调“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这一条点醒了我。现在的我不再照本宣科,会结合实际和孩子走进大自然,测量大树的“腰围”、带着着色板找不同颜色的树叶,和落叶一起舞蹈,绕着大树玩老鹰捉小鸡……让孩子在和树朋友的游戏中不断丰富感性和理性经验。

(三)从“经验判断”到“证据支持”: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以往,出于安全考量,我常不自觉限制孩子活动。攀爬架只开放下层,禁用美工刀。《学前教育法》的颁布给了我信心:最大限度支持学前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现在,我会大胆放手帮他们在操作中探索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令人惊喜的是,小班孩子已经能独立完成剪、切等动作,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远超从前。当有家长质疑“游戏是否能促进学习”时,我翻开法律依据,拿出详细的教学记录,展示孩子通过游戏如何得到发展。这种基于证据的专业对话,让我们青年教师找到了职业自信。

从初入行业到渐入佳境,《学前教育法》如一场及时雨,既肯定了我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又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我将继续以法律为指针,在尊重儿童发展规律与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之间寻找平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法律阳光的照耀下,按照自己的节律茁壮成长,绽放最灿烂的生命之花。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