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不清,警惕是“语音障碍”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儿科为儿童语言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5-27 12:21

“小朋友,嘴巴张大,舌尖不动,跟我发‘g’……”看到这个情景,你是不是以为这是在课堂上,语文老师在教小朋友学拼音?其实,这是在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儿童保健科语音治疗室里,医生给小朋友开展语音治疗的场景。近日,记者了解到,自语音矫正干预开诊以来,该科已经先后接受语音障碍患儿咨询、矫正300余人次。

语音障碍需要进行语音矫正干预

语音障碍是指小朋友说话不清晰,让人听起来有很多音是错误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常的沟通交流。据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管护师樊小玲介绍,语音障碍是语言障碍的一种,常见的语音障碍表现有以下几种:替代:例如哥哥(gege)发成的的(dede)婆婆(popo)发成伯伯(bobo)。歪曲:与发出来的目标音相似,但是又不是正确的目标音,也不会发成替代的音。省略:声母省略或者韵母省略,例如:好(hao)发成哈(ha),汗(han)发成岸(an),此外还有无法辨别: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错误。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有以上的情况,请及时到儿童保健门诊就医,早做干预。

小朋友正在语音训练中

樊小玲说,在进行语音训练前,需要经过医生看诊,语音语言评估,经医生判定患者的干预策略。语音评估可以了解儿童是否存在语音障碍、判断语音错误的类型和评估障碍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比如孩子总是把“哥哥”发音成“的的”,提示孩子构音位置发生了改变,治疗师运用语音介入方法或技巧,诱导发出目标音。再逐步音节、字、词、句子、篇章,类化至自由对话,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清晰的发音,从而提高孩子说话的清晰度。

小朋友正在训练中

此外,治疗时长因人而异,训练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小朋友发音错误类型的多少,错误的严重程度,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是否伴有行为问题、注意力问题,家庭训练的程度,小朋友的配合程度等。

学龄前期是治疗黄金时间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儿科主任付宏提醒,4岁以上孩子如果发音错误不能自行改善,或进步不明显,建议及时到门诊就诊。学龄前期是语音障碍矫正干预的黄金时间,这个阶段不仅是语音治疗较好的阶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孩子性格发育、社交行为拓展等较为关键的阶段。目前,治疗师采用一对一训练模式,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发音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条件,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时间与周期为每10次一疗程,每次干预时间为30至40分钟。

儿童保健门诊

付宏介绍,后面还会采取多种渠道培训更多专业语音矫正干预人才,更好地为语音障碍儿童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为其语言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 陈婷 王明

编辑:马世豪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