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升级带来的幸福回响——江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6-09 17:11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江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进程中,公共服务的提升绘就了最温暖的民生底色,它不仅让城区更具魅力,更让居民收获满满幸福感。

出行,更舒适安心

“您好,请问去哪里?”日前,记者在城区乘坐出租车时,司机礼貌地问。坐在车上,记者发现出租车座位干净整洁,驾驶员行为规范,监督卡等内容格外醒目。整洁的车容车貌、礼貌的问候语,让记者顿感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和出租车一样,每天穿梭在城市主干道的公交车也是城市流动名片,展示着城市的文明形象。在重庆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江津分公司 ,记者看到驾驶员步长岭正在打扫车内卫生,他说:“每天早上,我们在出车之前,都会清洗公交车,保持车辆干净整洁。碰到老幼病残,我们也会主动帮扶,在行车过程中做到礼让行人,文明从我做起嘛。”

居民张大爷感慨:“马路上,车辆主动礼让我们,我们也遵守交通规则;出行上,公交四通八达,巴适得很哟。现在我们出门去哪里都能感受到文明与舒适。”

公共出行的升级是居民感受最直观的变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我区结合交通融城战略以及市民出行需求变化,对20余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扩大公交线网广度深度,让“最后一公里”不再成为难题。与此同时,我区还持续关注客流变化,对客流量大的重点线路,如205路、206路、302路等线路合理增加发班密度,在早、晚高峰时段将发班间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减少候车时间。公共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完善,新能源公交车辆逐步投放,中心城区公交每500米站点覆盖率为100%。机动车礼让行人,人车各行其道等文明通行的守法率显著提升。此外,共享单车的投放运营,也让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便利的日常出行,切实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办事,更方便高效

“现在办理施工许可便捷,高效,太方便了,跑一趟就够了,施工许可证还可以自己在网上打印了……”近日,重庆津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罗瑜高兴地说。

今年4月,罗瑜前往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罗老师,您好,办理施工许可我们在电脑上提交资料即可。”工作人员刘一平全程陪同抱着一摞资料的罗瑜完成了无纸化网上申报。“以前的办理时间要7个工作日才得行,现在2个工作日就通知我办结可以打证了。”罗瑜说。让他高兴的是,随着营商环境的提升,行政许可事项优化在我区全面推进,今后再办理施工许可就不用来回奔波了,办理场景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在文明城区创建的征程中,政务服务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关键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政府形象的直接展示窗口,更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核心力量。

据悉,为提升服务效能,我区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区1572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及公共服务办理类事项、35个政务服务部门全面进驻,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持续深化“一窗综办”改革,全区823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办”,累计减少窗口42个。承接以“渝快办”为总入口的“一网通办”服务体系,网上可办率达82.44%,实现从网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71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我区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印发《江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4-2027年)》,明确177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9大专项提升行动,坚持围绕项目建设、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梳理形成10个部门92项园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涉及14个部门41项园区开发区“一件事一次办”特色事项,迭代升级“新质帮代办”服务,为园区开发区项目从立项阶段实行全程跟踪至办结,累计帮办代办300余次。“经营成本更低、办事效能更高、获得感更强”的营商氛围更加浓厚。

精神,更充实愉悦

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为居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丰富养分。新建成投用的图书馆宽敞明亮,藏书种类繁多,涵盖文学、历史、科技、儿童读物等各个领域。在这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周末,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图书馆阅读、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

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培训、讲座。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雅的艺术表演,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素养。社区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舞蹈队、合唱队、书法班、绘画班等各类文化团体蓬勃发展,居民积极参与,展示才艺,增进邻里交流。

居民赵大姐开心地说:“现在文化生活太丰富了,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文明城区创建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也富了起来。”

这些年来,在居民眼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有“力度”。城区“四馆两中心”建成投用,30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0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100%,建立文化分馆41个、图书分馆43个,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年均700余场。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越来越有“温度”。推动文化、科技、卫生等专业领域单位与乡村结对,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1+30+301”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阵地矩阵,打造群众文化、便民阅读等特色实践点100余个,满足城乡群众不同文明实践需求。

文明城区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江津在公共服务提升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江津也因此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光,成为了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

记者 王茜

编辑:徐莹
编审:肖彦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