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吸管”到“主干管”,这条能源动脉为大唐江津燃机项目保供
江津融媒讯(记者 刘星欣 见习记者 李江 通讯员 龙小凤)近日,走进大唐江津燃机项目建设现场,焊花飞溅,两台53.8万千瓦级燃机机组如钢铁巨人般矗立,工程车辆穿梭其间,建设者们正向着三季度投产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在这片占地171亩的建设热土之下,一条蜿蜒14公里的“能源动脉”——市级重点项目支坪分输站——珞璜临港产业城天然气管道工程(支珞线),于5月30日完成氮气置换,具备投用条件,为即将投产的大唐江津燃机项目注入强劲动力。
支珞线总投资1.04亿元,选用DN500管径,设计压力6.3兆帕,设计输气规模为每天489万立方米,以满足大唐燃机项目用气需求,解决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面临的大量天然气能源输送瓶颈。项目同步完成了重燃外环江津站改扩建,新建的大唐江津电厂末站已通过72小时联调测试,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


作为2025年市级重点工程的标杆,支珞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枢纽港速度”。自今年1月17日开工以来,建设者们克服春季多雨、地形复杂等困难,整体用时133天,主体工程用时108天。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能源走廊的建成,直接关系到重庆电力保供的“压舱石”工程。大唐江津燃机项目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首座F级燃机电站,其两台53.8万千瓦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预计三季度投产后,每年2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将满足约80万户的居民一年用电需求,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80万吨。而支撑这一绿色能源项目的关键,正是由支珞线这一优质高效的能源通道作为保障。
“原来周边只有城镇燃气管网,就像用吸管喝奶茶,根本满足不了项目‘巨鲸’的胃口。”大唐江津燃机项目相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现在有了这条管道,相当于换上了输水主干管,彻底解决了能源供应难题。
“作为大唐江津燃机的配套工程,支珞线的建成不仅充分利用重庆市富集的天然气资源,更打通了能源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大唐江津燃机投产后不仅能有效保障重庆市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更将为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链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