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链条防汛体系 确保洪峰过境黄金水道安全畅通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7-04 10:34

江津融媒讯(记者 胡翔 通讯员 刘杨 向益君)“噗通!”水花四溅,随着重1.6吨的航标锚石沉入江水,易小平、刘杨等5名长江江津航道处工作人员随即开始清洁航标、测量水深、检查航标灯工作性能等工作,这时,时针刚刚指向6时30分,太阳正从江对面的山顶上露出脑袋,照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这是7月2日早晨在长江江津段上发生的一幕。“洪峰过后,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重新布设航标,保障长江航运安全。”长江江津航道处航道科科长熊熠告诉记者。他所提到的洪峰,江津段辖区最近一次就发生在7月1日。

这次洪峰,水位涨幅达3米。面对严峻形势,长江江津航道处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防汛前线指挥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提前组织隐患排查与维护保养工作,为防汛保畅提供坚实内部支撑,全力保障辖区36.6公里航道安全畅通。

根据7月1日的水情预测,过境江津的洪峰在当日的17时会达到峰值,此后,水位将逐渐下降。针对此次洪峰“来势迅猛、漂浮物量大”的特点,洪峰过境期间,长江江津航道处主要负责人率队靠前指挥,航道管理部门负责人随船调度。两日内累计出航6次,出航时间达18小时,航道标调整32座次,巡航里程207.2公里。高效开展航道巡查与航标维护作业,全力保障助航设施效能,并通过甚高频、信息平台等多种渠道,实时向江津段航道过往船舶发布水情信息,多措并举保障地方重点水域安全,确保辖区通航井然有序。

一方面保安全,一方面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洪峰过境期间,长江江津航道处主动服务港口企业生产,加强与辖区港口码头及重点航运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汛期专项联络机制,及时向港航企业通报水情信息,全力保障江津段港口生产作业安全有序运行。

江津航道处处长梁剑桥回顾这次工作时说:“我们能科学安全应对洪峰过境的底气在于我们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构建起了全链条防汛体系。”全链条防汛体系是航道处在总结历年防汛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的一套科学高效的洪峰过境应对机制,该机制融“应急指挥、预防保障、科技支撑”三位一体,实现了洪峰应对的科学决策、快速响应、精准保障。

编辑:徐莹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