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小井盖 守护“大民生”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7-08 16:02

江津融媒讯(记者 胡耀方 通讯员 郑利 侯鑫)“以前这个井盖松动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整好,每次路过都提心吊胆。现在好了,巡查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后第二天就修好了。”家住江津区几江街道的居民张阿姨指着小区门口新更换的窨井盖,对巡查员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常态巡查,井盖问题早发现

张阿姨口中的巡查员,是发现井盖问题的“眼睛”。据了解,今年以来,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组建了一支由管线主管部门、企业、市政人员、群众监督员等组成的多元化监督管理队伍。退休干部李老师就是其中一员,每天晨练时他都会留意路面的窨井盖状况。“我是城市管理局的退休职工,井盖问题虽然小,但是影响市民安全出行。上周发现鼎山大道有个井盖破损,拍照后发到群众监督群,当天下午就看到工作人员来维修了。”这支队伍与管护单位通力合作,实现了从巡查检查到及时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今年以来已累计发现并处置问题窨井盖1404个。

协同联动,第一时间快处置

管线单位多、井盖归属多一直是井盖治理的难题,影响着问题处置效率。区城市管理局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公安、电力、燃气等10余家管线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今年3月,市民李先生反映滨江路一处井盖夜间异响严重,影响居民休息。接到投诉后,区城市管理局立即启动联动机制,2小时内确定权属单位,24小时内完成更换。“没想到处理这么快,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李先生满意地说。通过这种高效联动模式,全区窨井盖设施完好率提升至97.4%。

数字赋能,问题识别更精准

“无人机巡查发现圣泉街道一处隐蔽井盖位移,系统已自动派单。”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值班人员正通过大屏幕查看最新预警信息。在高效推进市级“数治窨井盖”、区级城市道路窨井盖问题整治两个多跨事件贯通运行的基础上,创新运用“无人机+AI”技术,实现问题“智能发现-自动派单-快速处置-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通过数字化手段高效处置问题1134件,处置时效较以往提升20%以上。

“小井盖关乎大民生。”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窨井盖长效管理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和群众共治,切实守护好市民“脚下安全”,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编辑:马世豪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