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新增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7-11 15:11

江津融媒讯(记者 陈婷 通讯员 吕婉青 实习记者 朱芯雨)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四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74处(新增69处,5处并入已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江津区2处(新增1处,1处并入已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江津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27处(单体49处)。

据悉,江津区文物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具有类型齐全、价值高、序列完整等特点,其总量位于重庆市前列,市保数量位列全市第二位。现有不可移动文物834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单体4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此次新增的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梧桐土遗址和第八国立中山中学旧址,其中,第八国立中山中学旧址并入白沙抗战遗址群。

梧桐土遗址,为“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重点子项目之一,获评“2024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该遗址是四川盆地的区域性中心聚落,时代包括新石器晚期、商周、汉等。遗址主体是十二桥文化圈域的石地坝文化,时代为商代中晚期,是研究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考古实证,对巴蜀文明进程时空框架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该遗址发现的石器加工点、作坊性陶窑群,还有石璋、钻孔龟甲等,体现了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的组织管理,相互印证了梧桐土遗址社会复杂化达到了一定程度。

梧桐土遗址全景
梧桐土遗址考古现场
梧桐土遗址出土商周石璋

第八国立中山中学旧址建于民国时期,为典型中西合璧折中主义风格,墙体青砖砌筑,用砖均模压“政平置”。该建筑为砖混穿斗式举架,屋顶为四坡面屋顶,青瓦屋面。该建筑在抗战时曾作国民政府教育部白沙第八中山中学教学和居舍场所。此建筑是民国时期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修建的,结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特点,对研究民国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国立中山中学旧址八角攒尖亭

本次新增的这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真实、客观反映了江津区乃至重庆市的历史脉络,进一步丰富了重庆历史文化遗产谱系,充分体现了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江津区将加强四普调查成果转化,深入挖掘巴蜀文化的内涵,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江津历史文化。

编辑:马世豪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