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璧赤心护家园  党群聚力筑方舟——四面山镇党员干部的防汛逆行记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7-14 15:05

近日,特大暴雨突袭江津南部山区。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四面山镇党委、政府闻令而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群众守望相助,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党旗始终飘扬在抗洪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

警报拉响: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博弈

“丹璧赤心”志愿服务队在洪洞村清除路面淤泥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7月8日下午,面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四面山镇第一时间吹响防汛集结号。镇党政领导班子迅速在141指挥中心碰头,召开防范应对极端天气调度会。窗外雷声轰鸣,会议室内气氛凝重,镇村干部的手机震动不停。“信号盲区的乡亲们怎么办?”林海村村干部穆建梅提议:“我们连夜出发,挨家挨户敲锣喊话!”

这一夜,7支由镇级巡逻员、村社区综治专干、网格员组成的“丹璧义警队”,举着铜锣、扯着嗓子,在暴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奔走,硬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在信号中断的村落间织就生命防护网。

22时,暴雨如注。全镇22个地质灾害点、9处山洪隐患点实现网格化巡查全覆盖,提前转移安置群众及游客167人,辖区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逆行身影:党旗插在最需要的地方

“丹璧赤心”志愿服务队在林海村清除路面杂草

“我是党员我先上!”

7月9日凌晨3点,茶坝河水位暴涨,河堤出现管涌险情。

暴雨倾盆的深夜,由100余名党员、民兵、志愿者组成的“丹璧赤心”志愿服务队火速集结,他们蹚着齐腿深的洪水到老百姓家中搬运物资,顶着狂风暴雨抢修电路,对辖区道路及旅游设施实施熔断,封闭涉险道路,转运滞留游客……“监控中看着家中被洪水淹了,感谢旅游公司、政府工作人员帮忙转移物资!”远在江津城区的池华文从监控中看着自家位于洪洞村的农家乐被淹只能干着急,看见“丹璧赤心”志愿服务队的到来,他瞬间安了心。

凌晨4点,镇141指挥中心坐满了原地待命的工作人员,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调度消防车辆、协调救灾工作人员、统筹救灾物资、统计上报受灾情况……一共准备了抽水泵、救生衣、救护包等应急物资1000余件,为游客协调了应急避险床位500余张。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哪里需要人员,他们就到哪里。他们坚定地在风雨中逆行,将党旗插在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赤心为民:温情守护凝聚大爱力量

党政领导班子走访慰问受灾群众

“灾难面前,我们都是亲人!”

9日清晨,倾盆大雨依旧。林海村大洪海村民小组的高开华看着家中的狼狈模样泣不成声。洪水淹没到了膝盖,家中的电器、床铺等都泡在水里。村干部杨福莉一夜未眠,“洪水来势凶猛,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啥也做不了。但是,我不能离开,我得一直陪着他们渡过难关!”杨福莉一边安慰受灾村民,一边向镇上报告受灾情况。

各驻村社区工作组分头开展“暖心慰问”行动,挨家挨户了解群众受灾情况,查看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丹璧赤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扛起铁锹、挽起裤腿,夜以继日奔赴在为受灾群众清淤消杀的“战场”上。

这些平凡的身影,在灾难面前化作守护神,用血肉之躯丈量着责任的分量。在一处农房面前的小黑板上,歪歪扭扭的粉笔字写着“党和政府是我们最亲的人”。

尾声:永不褪色的旗帜高高飘扬

洪水褪去,“丹璧赤心”志愿服务队到受灾群众家中进行消毒杀菌

“灾害终会过去,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比长江水更绵长,比四面山更高远!”

据统计,本次强降雨导致四面山镇57户群众及企业不同程度受灾,损毁基础设施32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余万元。该镇迅速组建重建工作专班,制定重建工作计划,从“救命”到“谋远”,切实筑牢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天灾无情,但人有义!那些在暴雨中逆行的身影,那些在岗位上彻夜值守的灯光,早已化作百姓心中最美的风景。风雨虽烈,党旗更艳!洪水退去,“丹璧赤心”党建品牌在抗洪一线淬火升华,它既是地质奇观的赤红山壁,更是党群同心、风雨同舟的精神丰碑。

通讯员 郭楷燕

编辑:徐莹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