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门球闪耀全运会:双项突围展“强区”底蕴 厉兵秣马铸竞技新篇
江津融媒讯(记者 张渝 通讯员 周开友 左平林 施治萍)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中,重庆参加了6个单项(C组、A组、女双、团体、男双、B组)的预赛,经过激烈角逐,拿到C组、女双2个单项决赛权。获得决赛权的2个单项的领队、教练和运动员全是江津门球人。目前,他们正厉兵秣马全力备战决赛。

江津队员代表重庆获全运会决赛权排位在全国各省、市位居第14,不仅为重庆、江津争了光,还较好地诠释了西部地区唯一的“全国门球强区(县)”㡳蕴,充分展示了江津门球运动的无限潜力。
据悉,4月25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混合五人制C组预赛在江西婺源开赛。此次赛事为期4天,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代表队参赛。预赛分为两个组,争夺12张决赛入场券。第一阶段每组前4名获得决赛资格,剩下的10个队再打第二阶段,争夺4张决赛入场券。江津青少年门球代表队代表重庆参赛,分在A组,经过两天的激烈厮杀,以8战7胜积15分排名榜首,获得决赛入场券。
参赛队由10人组成,领队刘维碧、教练冉良智,均来自江津区门球协会,运动员7人,4男3女,均是在校生,他们是李庆、王优、李子康、施俊希、周圆缘、曾雨涵、龚雨轩,随行队医钟新。

女双预赛于5月23日至26日在浙江海盐举行。参加预赛的有全国各地的25支门球队,第一阶段分为4个组比赛,重庆(江津)队被分为A组。江津门球队员谢婉姈、吴苏萍和左平林代表重庆市女双队参赛。A组里的7个队,高手云集,竞争非常激烈,重庆(江津)队因小分落后未能胜出。进入第二阶段后,她们努力拼搏,三战三胜,以小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夺得了全运会决赛券。
这2张全运会门球决赛入场券,是对两个运动团队球德球风和球艺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江津门球发展的极好见证。
江津门球队员为什么能挺进全运会决赛?江津区门球协会负责人表示,2023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明确,门球正式列入2025年在大湾区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意味着门球不再是老年人自娱自乐的项目,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体育竞技项目。同时,表明门球运动的参与人群将覆盖不同的年龄段,从青年到老年人,都能在全运会上展示自己的技艺。“对标全运会,成为我们首要的工作方向。我们坚持按照全运会门球规程要求,组织活动、训练队伍、积极备战,提高协会管理和竞赛组织水平。”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标全运会,不仅是外在的形式和包装,更是在以变求新上下功夫。坚持抓康乐门球、竞技门球和少儿门球,举办、承办、代办和外出参加各种赛事,以赛代练,培养门球竞技“尖子”;支持和发展门球特色学校,帮助落实球场、鼓励学生外出参赛,培养后备力量。
精选参赛人员,集中训练队伍。选择队员,根据全运会的要求,以公平竞争、德绩并重、发展潜力为核心内容进行考核,实行双向选择,教练员选队员,队员选教练员,选择结果向全体协会会员公开,接受监督。根据训练或比赛表现及时更新名单,实行动态管理,保持队伍的竞争力。在组织队员集训时,每天8:30开始到17:30结束,严格按照集训大纲执行,从基本功练起,撞击、闪带、擦边、顶球、冲球和每一次动作、每一次出杆、每一次击球必须到位,天天督促、考核、点评,让大家从技术和心态上得到更好的锻炼提升。
通过强化协调服务,突破难点重点,有效解决了组织学生参赛的问题。开始江津区门球协会担心组织学生参加全运会,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会因担心影响学习而不支持,教育部门也不会批准。但经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沟通,提供集训方案,组织参观集训现场及食宿点、了解集训来去的交通安排,从而消除了大家的疑问,得到了支持,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球艺较好的青少年门球队。
此外,江津区还跨区“联姻”,与巴南区合力奋战全运会。巴南区老体协和老干门协,派出三名门球女队员,与江津门球队员组成门球联队,代表重庆参加全运会B组预赛。巴南队员不辞辛苦,到江津门球场,同其他队员一起练球、赛球,提高球技和心理素质,增强团队合作。她们成为门球使者,友谊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