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泳技能到安全守护:珞璜镇“水花行动”织密家校社协同防护网
江津融媒讯(记者 周小烨 通讯员 庞俊梅)7月14日,珞璜镇“水花行动”暑期公益游泳课正式启动,60名来自辖区12个村(社区)的孩子们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第一课。作为该镇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样板,本次活动通过政府主导、家庭主责、社会协同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青少年防溺水的坚实防线。


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整合专业教练、蓝天救援队和志愿者等优质资源,免费提供每期10节课的系统化水上安全培训课程,严格督导安全规范。“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游泳,更要让他们掌握‘识水性、知危险、懂自救、会互救’的安全能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廖静在介绍课程特色时强调。



在泳池边,教练们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遇到抽筋时如何保持冷静”“如何利用身边物品制作简易漂浮装置”等实用技巧,学员袁梓轩兴奋地说:“现在我懂得用空矿泉水瓶就能自救,还要把这个方法教给小伙伴们。”



家庭监护责任得到充分强化,课程特别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有一位家长全程陪同,并接受专业监护培训。“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在活动中被反复强调。家长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觉得孩子会游泳就安全了,现在才知道监护更重要,要做到孩子离家‘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社会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各村(社区)组建的防溺水巡查队已全面加强水域安全管理,与课程形成有效联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学员们还将肩负起“安全宣传员”的特殊使命。
“我要把同伴落水正确施救的方法画成漫画,让更多同学知道不能盲目下水救人。”一位小学员认真地说。课程结束后,优秀学员将加入“珞璜镇防溺水公益小天使”队伍,把安全知识和技能带回学校和带给身边小伙伴。



“这种教会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模式,正是我们构建协同育人防护网的创新实践。”廖静说道。作为“快乐暑光·成长驿站”公益暑托班的特色项目,“水花行动”与暑托班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等多样化服务形成了有机整体,共同为辖区儿童打造安全、快乐、充实的暑期生活,自2023年创办以来已服务数百个6至12岁儿童家庭,并于2024年获评市级“工会爱心托管班”。
“防溺水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我们将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让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目前,我镇已动员300余名志愿者参与防溺水宣传巡查,通过‘水花行动’等特色项目,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珞璜镇宣传统战委员夏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