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赋能 青春筑梦 多所高校赴珞璜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江津融媒讯(通讯员 唐瑞鲜)为深入贯彻落实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汇聚于珞璜镇,他们以“三维赋能”的创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珞璜镇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文化传承:深耕乡土文化,厚植精神家园
各高校团队化身文化使者,开展多元活动。重庆理工大学“剪韵承非遗”活动,带领儿童领略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让古老技艺在童心中生根发芽;“盛夏植希望”科普种植课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未知的种子;“薪火永相传”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医药香润童心”弘扬中医文化,增强孩子们对传统医学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民生关怀:聚焦“一老一小”,守护幸福生活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以精准之姿,深度服务“一老一小”重点关怀群体。对于老年人,精心开展“反诈盾牌”护银龄行动,通过生动案例讲解、趣味互动演示等方式,将常见诈骗手法一一揭露,为老人们筑牢防诈的坚固防线。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举办“防溺锦囊”护童行活动,不仅传授防溺水知识与自救互救技能,更给予情感陪伴,全方位守护他们的暑期安全与健康成长。同时,各团队高校学子深入珞璜镇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与村民和儿童建立深厚情感。通过爱心陪伴、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传递社会温暖。

产业调研:助力产业振兴,激发乡村活力
重庆工商大学立足珞璜乡村发展实际,以深入调研为笔,为乡村产业振兴描绘蓝图。团队成员深入同福村,实地走访调研生态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同时,围绕“青年返乡创业”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热烈的研讨交流活动,青年学子们与当地创业者、村民代表共同探讨返乡创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此次“三下乡”活动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搭建起了校地合作的平台,为后续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珞璜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优化服务,深化与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产学研融合等多领域的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的高校人才和资源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共同谱写珞璜镇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