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亿元!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江津融媒讯(记者 刘星欣 见习记者 李江 通讯员 明萌)7月18日,中船重庆枢纽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基地迎来首批27家配套企业集中签约入驻;7月22日,重庆市江津区2025年第三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21个优质项目携143亿元投资落户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已成为江津名副其实的吸金热土,正以开放包容之姿向世界递出“橄榄枝”。

江津作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规划布局的先行区、核心区,坚定不移把枢纽港产业园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突出“枢纽”和“产业”两个关键,围绕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和存量企业招商,组建四支招商攻坚队伍,精准化开展招商工作,2025年上半年枢纽港产业园累计签约34个项目,协议引资184亿元。
创新政企联动招商机制
打造央地合作示范样本
“我们从全区范围内抽调具有丰富招商经验的副处级领导干部、科级干部专业人才,创新组建四支专业招商队伍全周期服务,紧盯中船集团、五矿集团等大型央企、国企,深挖重点项目落地需求和企业投资计划,分项目制定专门招商方案,全力推动项目落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招商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四大招商工作组靶向发力,领导带队、高频外出,拜访企业近40余家(次),除已签约的项目外,园区还储备重点在谈项目41个,预计总投资252亿元。
不久前,中船重庆枢纽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成功落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便是央地协同、资产盘活的又一典范。该项目由中船(重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40亿元、规划面积1016亩,重点围绕风电偏航变桨齿轮箱、工业节能与储能成套装备、高端铸锻三大核心产业方向,同时引入20家以上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培育,将风电配套变压器等N个产业调整进入产业基地,力争到2030年,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数智化、绿色化、现代化的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中船(重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具备雄厚的技术、市场与资本实力,为江津加速产业升级提供‘顶天’的综合实力;而江津战略机遇叠加、产业发展迅猛、营商环境优渥,为这家央企深耕西部、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开辟‘立地’的区位优势。”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招商专班相关负责人说,二者一拍即合,共同打造中船重庆枢纽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基地。
从先进机电装备与物流产业园建设提速、首批2家企业集中入驻,到中船重庆枢纽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基地落子、27家配套企业抱团签约——这一递进式突破,恰恰印证了江津对央地合作共赢之道的通透把握。
聚焦新老朋友招大引强
注入产业发展“动脉血液”
在江津区2025年第三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新老朋友的重磅加码也颇为引人关注。

比如总投资60亿元的“大块头”——玖龙纸业林浆纸一体化智能工厂项目。该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年产60万吨浆+100万吨纸的林纸一体化基地,包括建设余热发电车间、碱回收车间(包括配套的石灰窑)、供水厂、污水处理厂、高档包装纸生产车间及配套仓储等公共设施。
谈及为何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再次深度布局,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鑫在上台发言时表示,多亏区级相关部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珞璜镇等大力支持与靠前服务,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推进征地、备案、环评、能评、规划、建设等各项审批手续,新项目才进展如此之快。
据了解,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是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于2006年投资新建的第三大造纸基地,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环保造纸基地,主营牛卡纸、低克重瓦楞纸和灰底白板纸等产品。企业始终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使用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纸作原料,还与时俱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使各项环保指标都优于国家标准。新项目一期预计2026年底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极大填补西南地区绿色纸浆产业空白,预计年产值60亿元,新增加就业800人,助力江津培育首家百亿企业。

作为顺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存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布局,顺为控股集团江津半导体项目正式落户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标志着集团在高端存储芯片国产化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也标志着江津迎来“硬科技合伙人”,双方首次“牵手”将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存储产业集群。
这个新朋友可一点儿也不简单!顺为控股集团以国家战略稀有金属锑矿开发与应用为起点,是一家致力于从事半导体相关衍生业务板块、新能源、新材料矿业的多元化科技公司。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000件,具备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人员超300人,拥有国际、国内技术标准6项,被科技部认定为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该项目一期规划投资2亿元,租赁1.5万平方米江津综保区保税标准厂房,建设高端存储芯片晶圆测试(CP)及存储器模组贴片测试(SMT)产线,预计投产后第1至3年分别实现年进出口贸易额5亿元、8亿元、10亿元。二期规划投资8亿元,布局预留52亩工业用地,进一步扩展测试能力与高端模组制造规模,巩固江津作为集团西部存储产业核心枢纽的战略地位。
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发力
助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根据规划,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依托江津片区已经形成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智能家居、先进材料成熟产业基础,借助完备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重点打造以机电成套、冶金装备、船舶装备、农机装备、航空航天装备为主的先进成套装备基地,以轻合金材料、铜材料为主的先进材料基地,以仓储中转、增值加工、交易市场、保税交割、跨境电商、船舶货代为主的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基地。

先进成套装备方面,引进投资2.5亿元的维铭动力通机农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由浙江维兴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2024年企业年销售收入已达10亿元,在国内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稳定销售渠道及客户资源。目前出口占比20%,新项目计划拓展出口业务,将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外贸发展带来部分增量,同时为通道运营提供更多货源。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方面,引进投资3亿元的固特新机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其投资主体重庆兴麒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就入驻园区,实现年产新能源汽摩紧固件约1.5万吨,长期与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华为等企业保持合作配套关系,并开始布局出口缅甸、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方面,阿里巴巴淘天集团(重庆)官方云仓、江津区共享云仓项目落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项目由重庆津彩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上行枢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通过搭建专业的数字化运营平台,为阿里巴巴、美团、抖音、京东等线上平台商家小时达、次日达等业务提供云仓供应链服务,预计投产后实现年营收不低于5000万元,月均货物吞吐量不低于5000万单,解决周边就业300余人,带动全区销售贸易额不低于10亿元...…

5月24日,西藏昌都-重庆“两地双向仓”项目启动发车仪式在阿里巴巴淘天集团(重庆)官方云仓暨江津区共享云仓举行,首批渝昌专线发车,进一步丰富昌都地区生鲜水果、进口冻品、火锅食材等供应;不久前,两辆满载松茸、牦牛肉等昌都特色“好物”的货车,从昌都集散中心仓首发,直达位于江津的重庆前置仓,再发往全国各地。至此,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进出藏物流体系被打通,“昌品出藏、渝货入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全新突破。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将持续栽好梧桐树,配强招商队伍,做好要素保障,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