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少年科学院”雏鹰计划训练营阶段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举行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2025-07-30 16:29

江津融媒讯(记者 陈婷 实习记者 朱芯雨 程思颖 吴小语)7月30日,江津区“少年科学院”雏鹰计划训练营阶段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在江津中学举行,首期雏鹰计划训练营的39名中小学生们以饱满的精神携各自的项目登台,展示训练成果,点燃创新火种。

该计划由共青团江津区委与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共同开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及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精神,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的优质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探索,进一步提升江津区青少年创新人才数量与质量,为国家储备青少年科创英才。

活动中,视频集锦回顾了学员们的探索历程。在训练营学员汇报展示中,初中组呈现卫星通信模拟实验成果,小学组分享芯片领域的学习收获,现场互动频繁、氛围热烈。《争做芯时代的芯力量》 《智慧农业让传感器成为新农具》《智慧交通让出行更智能》《智慧汽车让生活更便利》《一颗卫星的奇幻漂流》……一个个项目展示了学员们在科学素质与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活动最后还为营员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当老师给我们讲黄令仪院士研发‘龙芯’芯片的故事时,我特别受触动。她带领团队克服那么多困难,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们难忘。”学员钟宜可表示,今后将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从中汲取矢志创新、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据介绍,江津区“少年科学院”雏鹰计划训练营每期培养周期为一年,按照不同专业领域设置科学训练项目,授课内容包含体验课、科学前沿通识课、专业课和科学实践课。为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教学需求,江津区此次“雏鹰计划”分设初中组与小学组。初中组的学习课题为卫星通信方向,课题引导学生掌握卫星通信基础原理、导航定位数据采集方法、简易通信模块组装技能,达到独立完成卫星信号传输模拟实验、设计未来卫星应用方案的实践目标。小学组的学习课题则为芯片方向,老师将引导孩子们亲手拆解电子设备,用显微镜观察芯片上的“电子迷宫”,搭建智能电路模型。每节课都设计了趣味实验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复杂的科技原理。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江津区“少年科学院”依托“雏鹰计划”搭建起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和中小学之间的互联互通桥梁,为青少年们搭建一个接触前沿科学的优质平台,让创新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助力更多青少年在科学的道路上展翅高飞。接下来,还将继续致力于“少年科学院”建设,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科创人才,为江津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编辑:徐莹
编审:王鹏
今日关注
专题